人大代表认真听取群众建议。
近日,蚬冈镇人大主题公园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议事会”。蚬冈镇人大代表围坐在石桌旁,认真倾听村民关于潭江堤岸增设垂钓警示的建议。“堤岸垂钓者较多,近期‘龙舟水’活跃,确实要加强安全警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驻点人大代表一边记录村民意见,一边回应。这个以“两廊两亭两点”为布局的民主实践基地,经常上演“群众提需求、代表梳问题、部门抓落实”的基层治理实景剧,正是蚬冈镇人大创新“四大工作法”(学习赋能、平台聚智、监督问效、网格连心)的生动缩影。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 通讯员 周惠婵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蚬冈镇人大紧扣全过程人民民主主线,创新实施“四大工作法”,推动人大履职与农文旅融合发展同频共振。
学习赋能,内外兼修提升履职能力。蚬冈镇人大构建三维立体学习体系,强化理论武装与实践淬炼。线上,已依托“蚬智汇”平台举办9期代表履职培训班,覆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宪法、乡村振兴、人工智能应用等专题内容;线下,组织人大代表赴佛山三水区、英德连樟村等地调研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工作,接待新兴、云浮等地人大代表团,通过交流,形成经验互鉴、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学用结合,人大代表们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履职动能,提出潭江堤岸加固等建议,实现“学习—调研—献策—落实”闭环。
平台聚智,主题公园成为民主实践阵地。蚬冈镇人大主题公园以“两廊两亭两点”为空间载体,创新“民主+民生”双轮驱动模式。人大代表定期驻点公园接待群众,近年来,累计收集乡村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建议50余条,其中,牛过塘村保洁托管、古树保护等12项建议转化为具体项目。公园内的法治长廊、代表履职成果墙等,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具象化,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体验场景。
监督问效,评议机制推动部门担当作为。蚬冈镇人大以部门评议为抓手,构建“全链条监督闭环”。聚焦“侨心工程”、平安法治、应急管理等群众关切领域,对10个部门开展评议,通过部门自查、代表走访、满意度测评等环节直击工作堵点。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成效回访”机制,督促职能部门限时整改群众反映的问题,推动蚬冈市场升级、影剧院改造等民生工程落地。
网格连心,“双线融合”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蚬冈镇人大创新“线上+线下”“进站+网格”履职模式,建立全天候民意收集网络。线下,依托“1+5”代表联络站,组织62名人大代表进站入网格,2024年以来,开展接访100余次,收集“微心愿”30余个,推动23.5万元民生“微实事”资金落实;线上,通过“粤当家”等渠道实时收集群众诉求,形成“接访登记—分类交办—跟踪反馈”工作链条。
蚬冈镇人大还结合“民感器”“100%交朋友”行动,发动侨胞捐赠386万元支持乡村建设,托管侨房23栋用于文旅开发,形成“人大搭台—侨胞参与—群众受益”的格局。
在“四大工作法”的赋能下,蚬冈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如,打造“蚬冈煲仔饭剧场·侨文化侨心馆”,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研学团30个,营收超300万元,获评“江门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聚焦侨心食品产业园、世遗风韵农文旅产业园等项目,培育“蚬冈优品”区域品牌,“侨心游”研学线路成为江门文旅新IP。农文旅项目带动周边民宿、手信等产业发展,2024年,全镇旅游相关收入同比增长42%,实现“民主实践”与“富民强村”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