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溶溶之子回乡参加“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工作座谈会暨儿童文学作家交流座谈会
“为祖辈出自江门侨乡深感荣幸”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5-23 07:30   

    □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首次回到家乡江门,内心满是兴奋与感动,为祖辈出自江门侨乡深感荣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之子任荣康感慨道。

    5月22日,江门市举办“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工作座谈会暨儿童文学作家交流座谈会,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之子任荣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孙建江,“香港儿童文学姊妹花”潘金英、潘明珠,以及江门本土作家陆月如、一木秋等齐聚一堂,共商儿童文学创作发展路径,持续提升“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品牌影响力。

    历经多届

    形成浓厚阅读文化氛围

    任溶溶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儿童文学泰斗,成绩斐然、著作等身,其文学作品滋养了几代人的童年。他本名任以奇,祖籍广东鹤山,生于上海,4岁时随父母回到广东,在岭南度过长达10年的童年时光,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的创作埋下了文化的种子。

    今年5月19日是任溶溶102岁诞辰。江门作为任溶溶的故乡,自2020年起,每年举办“任溶溶童书嘉年华”,目前已举办五届,致力于把“任溶溶童书嘉年华”打造成为倡导全民阅读的主阵地、促进儿童文学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并以此为媒,大力发展儿童文学事业。

    “江门文化名人辈出,父亲曾以梁启超为榜样并立志为家乡争光,同时也期望后辈能延续这份热爱,为文学事业添砖加瓦。”任荣康分享道,多年来,任溶溶始终心系故土,不仅大力支持家乡童书展,还坚持向鹤山图书馆捐赠个人作品与藏书,对家乡桑梓情深,十分关心江门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这份对家乡的热爱,驱使他不遗余力地投身文化建设,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任荣康表示。

    “江门作为侨乡,积淀着深厚的华侨历史底蕴与丰沃的文学创作土壤,以任溶溶先生的文学影响力为抓手,江门市委宣传部已连续多年策划举办‘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如今已逐步形成兼具地域特色与文化深度的品牌效应,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孙建江表示。

    陆月如深受任溶溶先生影响,她的创作也从任溶溶的童话作品中汲取灵感。陆月如提到:“我们社区每月举办主题阅读会,在‘江门读书日’当天还结合任溶溶作品开展诵读等活动,借此倡导亲子阅读理念,让家长从儿童文学中学习与孩子相处的技巧。”

    当天,与会作家一行实地走访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探寻侨乡历史脉络,并赴任溶溶故乡鹤山,沉浸式感受家乡的发展新貌。近年来,鹤山以“乡村振兴+全民阅读+本土名人”为切入点,持续擦亮本土文化名人名片,在全省率先建设任溶溶书屋,目前已有15家任溶溶书屋,成为富有地域特色的全新公共阅读空间与文化阵地;同时,今年组织开展首届“任溶溶作文奖”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阅读写作氛围。

    共商良策

    多元赋能童书节品牌建设

    第六届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即将在江门举办,任荣康感到十分高兴,他表示:“儿童文学离不开教育,我们家属将继续支持童书节,希望大家共同把这个童书节办好,持续为本地乡亲和小作者造福。”

    “每年童书节都可以设置一个鲜明的主题,比如,新一届‘任溶溶童书嘉年华’可以往影视化方向发展,收集任溶溶原创作品的相关影视资源进行展播,结合书籍内容吸引更多市民参与阅读。”孙建江建议,主题形式可以向多样化、多元化方向探索,如邀请不同的作家对任溶溶作品进行导读分享,展出张乐平、乐小英等知名插画师为任溶溶作品绘制的插画,发起以任溶溶作品为主题的儿童插画比赛,鼓励学生创作。

    “童书节可以引入儿童舞台表演、亲子互动DIY图书等活动,让阅读好玩起来,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阅读热情。”潘明珠建议,江门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联动,邀请大湾区作家进行研讨交流,共同推动大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经过宣传部门的精心策划,江门正式向全社会发布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方案及政策要点,“免费游览+百元公寓”等一系列扶持“素人写作”的全链条政策措施重磅落地,以优越的创作环境和扶持政策,诚邀作家、微短剧创作团队等以“无界创客”的身份汇聚江门,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

    一木秋表示:“侨乡题材底蕴深厚,极具创作价值,作为江门本土创作者,未来我也将传承任溶溶先生的精神内核,用文字为儿童文学创作和侨乡文化的传承注入更多生命力。”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陈淑婷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