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劳水乡以农文旅融合破局
打造“岭南水乡经典”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6-30 07:30   

游客乘坐乌篷船穿梭于莲叶间。

游客乘坐乌篷船穿梭于莲叶间。

    盛夏,一幅流动的岭南水墨画在西江之畔徐徐展开:青黛色的河网如大地经脉般舒展,七百年桑基鱼塘泛着粼粼波光,乌篷船划破翡翠色水面,惊起白鹭掠过连片荷塘。这里,是江门古劳水乡。

    当前,江门正加力提速、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着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岭南侨乡风韵、精彩山水文城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为广东省重点文旅建设项目,古劳水乡如何以农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将景区打造为“岭南水乡经典”范例与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标杆,成为其当前发展核心命题。

    水乡资源禀赋

    在中国,水乡有千千万万,古劳水乡却是独一份的存在。当江南水乡以精巧园林与烟雨画桥编织诗意梦境时,古劳水乡却以磅礴的生态生命力,在岭南大地上诠释着“岭南水乡经典”。

    古劳水乡之美,在独特的生态奇观——

    作为珠江三角洲最后的原生态水乡,这里完整保留着岭南规模最大、形态最典型的桑基鱼塘系统。万亩鱼塘如镜面般铺展,棋盘式围墩将水域切割成几何秘境,构成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古劳水乡之魂,在七百年未断的农耕血脉——

    当其他水乡将历史定格为展览的照片,古劳水乡却让传统化为流动的生活——榕树下纳凉下棋的老人、鱼塘里撒网捞鱼的乡民,埗头上取水浇地的农户、围墩上袅袅升腾的炊烟……这种“生产即景观、生活即展演”的独特模式,让古劳水乡成为罕见的“岭南水乡经典”,构筑起不可复制的文旅吸引力。

    古劳水乡之韵,在百年沉淀的人文华章——

    这里诞生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影后胡蝶,孕育了咏春拳的一代宗师梁赞,还是王老吉凉茶创始人王泽邦的故乡,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为古劳水乡增添了传奇色彩。优异的资源禀赋为古劳水乡的旅游开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这里,游客既能触摸到百年前的渔耕温度,也能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时代脉动。

    农文旅深度融合

    夏风拂过古劳水乡,大片荷花正肆意绽放。游客可以乘坐乌篷船穿梭于莲叶间,体验疍家水上婚礼的喜庆、观赏水上武术表演,并享受歌声与荷香交织的视听盛宴;或是走进水乡的岭南风情小镇,回溯古劳圩长达700多年的渔商盛景。

    这片水乡以荷为媒、以文为魂、以旅为径,将传统农耕智慧、非遗传承与现代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更以水乡振兴实践诠释着“百千万工程”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虽然古劳水乡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但很长时间都是“藏在深闺”,并未广为人知。

    这一方水土的焕新,始于2019年8月16日——江门华侨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竞得古劳镇建设用地,正式拉开“中国最美岭南水乡”的筑梦序幕。华侨城集团作为国内文旅行业的头部央企,以“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的创新理念唤醒古劳水乡。如今的古劳水乡,不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助力鹤山古劳镇摘得省级休闲农业示范镇、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等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古劳水乡旅游区内的两处建筑——以“荷下风轻”为主题设计的游客中心以及围墩茶寮,曾入选世界级建筑网站Arch Daily 2022年度建筑大奖。

    华侨城集团大胆采用“留住原住民、共享共建、开放式运营”的开发策略,呈现水乡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唯有留住原住民,才是真正留住水乡魂。”江门古劳水乡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华侨城集团还高度关注当地资源禀赋,通过持续运营一座“没有围墙的水乡博物馆”,将深厚多元的文化内容转化为丰富立体的消费体验,让文化从书本中、图片上、记忆里走出来,走到田间地头,走到房前屋后,走到人群中间,让进入水乡的人们充分感受到古劳自在平衡的生活方式,和充沛蓬勃的生活状态,实现人与古劳水乡的情感共鸣。

    区位赋能新引擎

    古劳水乡处于广佛肇都市圈和珠中江都市圈等大湾区核心区域。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开通,深圳与江门进入“1小时生活圈”,优越的地理区位为古劳水乡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其打开了对接湾区核心城市客源市场的黄金通道。

    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让这个“活着的水乡”的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机,成为古劳水乡破局的关键。

    “古劳水乡要深挖资源禀赋,可打造‘功夫水乡’文化IP。”江门市旅游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陈文飞认为,通过挖掘咏春拳文化(如梁赞故居),提出“功夫水乡”概念,可延伸体育经济产业链,包括咏春赛事、功夫研学、文创产品等,为传统水乡注入动态文化基因。

    他还提到,可创新文旅产品矩阵,融合低空经济。借鉴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模式,打造都市人的“诗和远方”。在传统游船观光基础上,结合低空经济开发“空中览水乡”等新场景,形成“水陆空”立体化体验;同时推动“渔耕+文旅”融合,如推出鱼菜共生、农耕科普等体验项目,强化沉浸式参与感,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陈文飞认为,古劳水乡可依托华侨城集团在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项目,联合宣传古劳水乡产品,通过“客源互送、资源互补”打造“深圳-江门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实现湾区东西岸文旅协同发展。此外,古劳水乡还可以设计“东岸都市+西岸水乡”联游产品,吸引国际游客,拓展全球市场。

    紧抓“百千万工程”机遇,古劳水乡的进阶之旅,必将越来越精彩。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责任编辑: 张宽 二审:钟建基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