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人民法院坚持党建引领
擦亮平安蓬江最暖“底色”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7-01 07:31   

蓬江法院刑事审判庭庭审现场。

蓬江法院刑事审判庭庭审现场。

在蓬江法院举办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中,黄银平法官为学生普法。

在蓬江法院举办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中,黄银平法官为学生普法。

    人民安居乐业是平安中国的最暖“底色”。当前,“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开始谋篇,人民群众对刑事审判的质量与效率、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提出新期待新要求。

    近年来,蓬江区人民法院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立足审判职能,将党建引领作为创新实践的“红色引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依法办案和参与社会治理作为刑事审判的“一体两翼”融合推进,在每一个案件中传递法治正义的温度与力量,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如今,在法治护航下,蓬江区人民群众获得感更高、幸福感更强,企业家在此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平安蓬江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文/图 凌雪敏 邱媛媛

    党建引领 筑牢审判坚实根基

    “我们要不断探索在党建引领下,围绕着力提升审判质效和队伍素能,推进刑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蓬江法院刑事审判庭党支部书记、庭长林侵稳说。该党支部先后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强五好”党支部、江门市青年文明号、蓬江区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这是蓬江法院以党建带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司法工作也不例外。

    近年来,蓬江法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建和审判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公正廉洁司法,建设过硬法院队伍。该院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常态化组织党员打卡红色基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过程中,党员责任担当意识得到不断强化,党员教育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守护辖区公平正义的内生动力,交出亮眼成绩单。

    同时,聚焦审判主责主业,以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办案中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方协同联动,通过“以党建促审判”机制,营造主动承办疑难复杂案件的积极氛围,圆满完成各项刑事审判任务。

    审理+治理 筑牢营商环境与生态保护双防线

    法治作为贯穿营商环境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蓬江法院注重发挥刑事审判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让维护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受到鼓励,让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受到惩戒,以法治之力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最大程度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账目必须厘清,真相不容模糊!”夜幕低垂,为了一起假冒化妆品案件,谭广森法官与团队成员仍埋首于案卷之间,一遍遍核对其中的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随着账目逐渐清晰,案件脉络也愈发分明,谭广森依法作出判决,让违法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该案被选为外商协会品牌保护十佳案例,成为法治护航市场经济的生动注脚。

    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蓬江法院同样不遗余力。公安民警在某地查获大量穿山甲鳞片及粉末,涉案物品总价值近3万元,公诉机关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蓬江法院审理认定,涉案马来穿山甲鳞片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制品,被告人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鉴于其坦白、认罪认罚、退缴违法所得、交赔偿金并公开道歉,法院依法对其作出有期徒刑及缓刑并处罚金的判决,既彰显司法护生态的决心,又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该案入选江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良法善治是新时代对司法工作提出的更高标准和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蓬江法院近年来坚持想深一层,多走一步,推动辖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聚焦案件暴露出的行业治理问题,主动担当作为,自觉担负守护绿水青山的职责使命,促成蓬江法院、蓬江检察院和市生态环境局蓬江分局联合签署《关于加强协作配合推进辖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搭建生态保护大舞台,把“独角戏”变成“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协作共治“大合唱”。

    打造“启明星”品牌 多维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在蓬江法院,还有一颗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启明星”。据蓬江法院少审法官黄银平介绍,该院打造的“启明星”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创新构建了“3211”普法体系——即建立关爱、联动、综合治理三项机制,打造审判、普法两支专业化队伍,并建设一个普法剧场、一个普法讲堂,实现了少年审判司法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深度融合。从预防、审理到治理,全方位、多维度地探索新时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新路径。该品牌获评2024年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是江门市唯一一个获奖的基层法院。

    “一次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有错能改还是好孩子。希望你能从这件事中学会改变,自尊、自爱,学法、懂法……”这是黄银平写给未成年人小强的一封温情寄语,字里行间满载着司法关怀与殷切期望。

    小强因犯罪被判处缓刑后,黄银平会同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心理辅导老师等一起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为他的健康成长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和帮助,助其重拾面对未来的勇气。

    目前,蓬江法院逐步构建起“专业审判+心理辅导”未成年人审判新模式。除判后回访外,与江门市心理协会共同建全市首个“家事审判心理学专业实践基地”、与五邑大学共建“未成年人心理援助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案情+家情+性情”评估辅导,开辟集心理疏导、沙盘分析、儿童观察为一体的多功能工作室,一对一引导未成年人重回正轨。

    为凝聚全社会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蓬江法院近年来向教育部门、学校、社会机构等发出司法建议书10份,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人身保护令、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等44份。

    去年,一起涉未成年人财产安全的案件引起了法官的重视,案件审理结束后,蓬江法院梳理校园安全漏洞,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书针对相关问题细化校纪校规与惩戒举措,在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制定防治指导手册、法律咨询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司法建议发出后,辖区学校主动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多样普法活动,提升师生法治意识与应对能力。这份司法建议也凭借其成效入选全市 2024年度优秀司法建议。

    同时,蓬江法院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普法活动60余次,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不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防治体系,完善多方协同工作格局,共同构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钟建基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