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总工会慰问困难职工,送上“娘家人”的关怀。
“近几年,我前前后后通过‘工会二次医保’项目报销了5万多元的医疗费,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6月20日,新会区总工会2025年互助互济爱心慰问座谈会上,来自机电学校的杨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这温暖的一幕,正是新会区总工会做实做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生动缩影。
文/图 黄胜 邹景云 黄泽彬
“有困难找工会” 不是口号是行动
“有困难找工会!”这句响亮的口号,在新会区成为广大职工最真切的依靠。
每年年初,一份《关于做好困难职工调查摸底的通知》便发至全区各镇(街)总工会和工委会。线上,“智慧工会”“新会工会”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让“如何找工会”的路径清晰直达每位会员;线下,工会干部们的身影活跃在车间厂房、困难职工家中,精准摸排需求,讲解帮扶政策。实现全区1082家已建会企业单位100%张贴困难职工申请海报,令“工会就在身边”的认知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共收到困难职工申请87份,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20日,新会区总工会2025年互助互济爱心慰问座谈会如期而至,为50名上年度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理赔额较高的职工发放慰问金5.4万元,送上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据悉,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又称“工会二次医保”,是工会为提高职工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职工医疗负担建立的保障机制。自2015年以来,新会区总工会累计通过互助互济爱心慰问活动慰问420名患病职工,发放47万多元。
及时伸援手
织密保障网
不是一阵风,贵在细水长流。新会区总工会深谙此道,将常态化、精细化帮扶贯穿全年。
每月,一份份承载着工会心意的“爱心慰问包”,或邮寄或送达困难职工家中。对于为高昂医疗费发愁的家庭,工会依据自付费用精准发放医疗救助;根据不同程度,分类拨付生活帮扶金,切实改善职工的基本生活;子女教育是希望,工会及时发放助学金,确保职工子女学业无忧。去年累计发放生活救助金36.9万元、医疗救助金21.98万元、子女助学金25.6万元。
据统计,去年以来,各类慰问活动覆盖困难职工达3646人次。2025年春节,2714人收到了总额72.5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对于因突发变故生活陷入临时困境的职工,区总工会依据《新会区困难职工临时帮扶救助实施办法》,迅速伸出援手。去年,18名职工获得共计7万元的临时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推进“四季帮扶”
靶向发力解难题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新会区总工会精心打造“四季帮扶”品牌,通过“送健康”“送就业”“送技能”“送助学”,力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送健康”,护佑职工身体安康。早在2002年,新会区总工会就联合区妇幼保健院为困难女职工和有意愿的企业女职工提供免费“两癌筛查”,为职工筑起健康防线,至今已持续23年;“送就业”帮助职工增收。今年以来,新会区总工会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密集推送300余条招工信息,线下携手人社部门举办60场招聘会,帮助职工就业。更令人动容的是,工会干部化身“就业红娘”,深入摸排困难职工家属情况,大力宣传政策,提供就业指导,甚至亲自陪同面试、链接资源、推荐岗位,只为帮助他们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家庭“造血”能力;“送技能”助力职工提升本领。免费为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电工、叉车、厨师、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就业稳定性;“送助学”为职工子女托举未来。每年9月,新会区总工会定期举办“金秋助学”活动,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的全学段覆盖。去年,按不同求学阶段精准发放助学金62.95万元,惠及218名困难学子。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新会区总工会还联合区慈善会推出“午餐关爱”活动,发放31.2万元关爱金,为260名困难学生解决了在校午餐问题。
时代在变,工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使命从未改变。新会区总工会用一项项扎实的举措、一串串温暖的数据,将“娘家人”的深情厚谊,精准滴灌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困难职工心田。这份以职工为中心、以精准为标尺、以常态为保障的帮扶答卷,不仅助力所有建档困难职工实现解困脱困,更在新会大地上,稳稳地撑起了一片充满希望的天空。正如一位受助职工所言:“工会,就是我们最坚实的靠山,最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