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河山村进村路两旁路灯明亮,村民夜间出行更安心。
施工人员对道路两旁路灯进行维修、更换。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罗霈 通讯员/卢淑欣)夜幕降临,棠下镇河山村进村路两旁的一盏盏路灯齐齐亮起。“晚上骑电动车送货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清路了,安全感满满!”村民李大哥望着明亮的路灯,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村里的部分路灯因为使用时间较长,出现自然老化、损坏等情况,导致道路照明效果不佳。”棠下镇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前在对辖区内路灯进行全面排查时,工作人员就发现沙富村、大林村、横江村、虎岭村、三和村、河山村、北达村、天乡村等地的村道都存在部分路灯不亮的情况,影响群众夜间出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棠下镇相关职能部门、村“两委”干部积极发动乡亲村民、热心企业支持村道路灯修缮,得到了不少群体的积极响应。“他们有的捐赠电线,有的捐赠灯具,还有的提供设备机械”,该负责人补充介绍道。此外,镇城管办工作人员分头行动,制定详细维修方案,建立维修台账,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同时,镇相关人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对路灯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确保照明范围覆盖主要道路、村口、广场等重点区域。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村逐路段开展维修工作,对村主干道两侧损坏的灯具、灯罩进行更换,对老化故障线路进行全面维修,对控制电箱时控开关进行调整。据统计,全镇8个村共更换新路灯191盏、维修老化故障线路约3200米,原本昏暗的乡村道路重新被点亮。
小路灯照亮大民生。棠下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健全路灯管护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路灯日常巡查和维护,定期对路灯及相关设施进行检查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紧扣“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棠下镇将持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大民生项目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