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课堂”与“文明(青年)夜校”构成群众幸福生活服务网
孩子有了好去处 青年多了新选择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8-19 07:30   

“文明(青年)夜校”让年轻人下班后的时光变得充实又有趣。

“文明(青年)夜校”让年轻人下班后的时光变得充实又有趣。

团恩平市委携手“青年大学生突击队”下乡服务,组建充满活力的“官方带娃团”,把“夏日课堂”开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团恩平市委携手“青年大学生突击队”下乡服务,组建充满活力的“官方带娃团”,把“夏日课堂”开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暑假孩子没人管、年轻人下班后想“充电”没去处?这些困扰市民的“小事”,在恩平有了温暖的解决方案。团恩平市委聚焦青少年成长和青年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托遍布城乡的服务阵地,悄悄织起一张贴心的服务网——“夏日课堂”让孩子们假期有了好去处,“文明(青年)夜校”让年轻人的夜晚多了新选择。

    文/图 周晓营 谭锦波

    “夏日课堂”为家长解忧

    “以前一到暑假就犯愁,孩子独自在家不放心,带到厂里又影响工作。”在沙湖镇务工的李大姐说起往年暑假,总是忍不住叹气。今年夏天,她的烦恼烟消云散——镇上的“夏日课堂”成了孩子的好去处,不仅有人辅导孩子的作业,孩子还能学手艺、做游戏。

    这是团恩平市委为破解企业职工家庭“看护难”开出的“良方”——牵线、联系、组织“青年大学生突击队”下乡服务,组建充满活力的“官方带娃团”,把“夏日课堂”开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在沙湖镇中心小学、大槐镇党群服务中心,“夏日课堂”专门服务职工子女;在那吉镇中心小学、大田镇“乡村课堂”,城里来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乡村孩子带来新知识;在恩城街道西门社区、南联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托管服务。

    为了让“夏日课堂”既有温度又有质量,团恩平市委联合高校组建10多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恩平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等部门的干部职工应邀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法治故事,教授防骗、防溺水知识;心理教师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来到课堂,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会管理情绪、在指尖上体验传统文化。

    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夏日课堂”成为孩子们多彩的成长舞台。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请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孩子们做传统手工艺品;暨南大学和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带孩子们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广东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设计“心理小课堂+游园会”,让孩子们学会跟坏情绪说“再见”;佛山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带着盐水发电机实验器材走进校园,广东警官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带来无人机、机器狗,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热情;五邑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带来书法绘画课、广州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带来编程和篮球课,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目前,恩平市12个暑假托管项目已服务1200多名青少年,成为孩子们的“暑假驿站”。

    “文明(青年)夜校”解锁新技能

    “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想学点东西又没门路。”这是不少年轻人的困扰。现在,恩平的年轻人多了个新去处——“文明(青年)夜校”让他们下班后的时光变得充实又有趣。近期,团恩平市委联合恩平市委宣传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之家”等阵地变成夜校课堂,以“青年下班、夜校开门”的贴心理念,在城区商圈、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点,打造“十分钟夜校圈”,让年轻人出了办公楼就能进课堂。

    课程好不好,年轻人说了算。团恩平市委通过“恩平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征集意见,把年轻人喜欢的课程“搬”进夜校——想培养兴趣的,有吉他、钢琴、书法等文化艺术课;想锻炼身体的,瑜伽、拳击等项目任选;想提升技能的,各类实用课程欢迎报名。“文明(青年)夜校”开办以来,300多期课程服务青年3700多人次,吉他、钢琴、街舞等热门课程广受欢迎。

    东成镇锦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广东省“文明(青年)夜校”试点,凭借便利的位置和完善的设施,成为周边青年常来的“充电站”,也为恩平“文明(青年)夜校”建设探索出可行的模式。锦江社区根据年轻人喜好开设的燃脂塑形团体课更是成为“爆款”,每期报名都很快满员。更特别的是,这里的文明(青年)夜校让年轻人既是学员也当老师,团恩平市委从团干部、青年社团负责人、创业者中发掘“民间高手”,让他们站上讲台发挥所长——气象爱好者来讲防灾知识,咖啡师带大家品鉴咖啡,才艺达人教街舞、网球……这种“青年教青年”的模式,让课堂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切感。

    “文明(青年)夜校”还藏有“安全小课堂”,禁毒、普法、防溺水等知识融入活动,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学会保护自己。

    如今的“文明(青年)夜校”,早已不只是学习的地方,更成为年轻人交朋友、做公益的温馨空间。

    从孩子们的欢笑到年轻人的充实,团恩平市委用一件件贴心事,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夏日课堂”与“文明(青年)夜校”点亮城乡群众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