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党群同心筑牢防疫屏障
防蚊灭蚊护航秋季开学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8-20 07:32   

党员教师清理垃圾。

党员教师清理垃圾。

    2025年秋季开学临近,校园卫生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为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屏障,8月16日、17日,开平市以防蚊灭蚊为核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2440名机关党员、2000余名教育系统党员主动下沉,在116所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区域“清积水、灭蚊虫、护校园”,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争当护校“排头兵”

    “花盆托盘里的积水、废弃轮胎的凹陷处,都是蚊虫孳生的‘温床’,必须逐个清理干净!”8月17日清晨,开平市开侨中学校园内,20名党员干部身着“红马甲”,沿着校园围墙、教学楼周边开展“拉网式”排查。他们手持夹子、铁锹,对露天闲置的瓶罐、泡沫箱、旧轮胎逐一进行清理,反复检查绿化带、操场角落的积水点。

    “这种‘找茬式’的清洁虽然累,但想到能给学生们创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就觉得值。”党员干部谭艳清擦着额头的汗水说,为确保不留死角,他们还特意扩大排查范围,将校园周边100米内的商铺门口、居民楼墙角纳入清理范围,“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只有把积水源头掐断,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风险。”

    同一时间,在长沙街道侨园路小学的操场上,10名党员干部与该校党员教师组成的清洁队正在忙碌着,有的弯腰清扫落叶杂物,有的手持喷壶向下水道口喷洒消杀药剂,有的则负责搬运废弃物品。党员们表示,看到操场变得整洁,心里满是成就感。党员们以实际行动为校园筑起“防护墙”。

    立体式防蚊灭蚊

    实现“无死角”防控

    “教室窗台的缝隙要检查,走廊消防栓的角落不能遗漏,食堂排水沟的滤网要拆开清理。”8月16日,开平市月山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杨耀辉向该校党员教师布置清洁任务。作为学校的“防疫领头人”,他提前制订清洁方案,将校园划分为教室、操场、绿化带、下水道4个片区,采用“书记带头、党员示范、教师参与”的三级联动模式,确保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

    “暑假期间校园空置时间长,部分排水沟容易堵塞积水,必须彻底疏通。”杨耀辉带着党员教师钻进教学楼旁的排水沟区域,清理淤积的泥沙和落叶。他告诉记者:“不仅要清积水,还要从‘防叮咬’入手,给校园加一道‘防护锁’。”

    开平市世界谭氏中学采取“空中无人机+地面人工”的立体防蚊措施。无人机携带消杀药剂,对校园操场、足球场、高大树木等大面积区域进行空中喷洒,灵活覆盖人力难以触及的高处;地面上,党员教师与志愿者则手持小喷壶,对教室门缝、楼梯转角、垃圾桶周边等无人机“盲区”进行点对点消杀,连花盆底部的透水孔都仔细喷洒药剂。

    “无人机消杀效率高,一下子就能覆盖整个操场,人工清理则能确保细节到位,两者结合,能实现‘无死角’防控。”世界谭氏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巩固防疫效果,学校还建立了常态化巡查机制,对校园积水点进行巡查,让蚊虫“无处藏身”。

    据不完全统计,开平市教育系统2000余名党员教师已累计开展4轮共计1110余次校园卫生清洁行动,对教学楼、宿舍、绿化带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杀1050余次,清除杂物垃圾2040余处。各学校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党员教师坚守一线,用行动诠释“教育人护校”的责任担当。

    创新防疫宣传形式

    凝聚群防群控合力

    “阿姨,您家里的花盆托盘要记得及时倒水,积水容易滋生蚊子,可能传播疾病!”开平市教师志愿者纷纷在学校周边的社区里开展防疫宣传。他们手持宣传单张,用通俗的语言向居民讲解蚊虫孳生的危害,还现场演示如何清理家中积水、正确使用蚊香。

    “光靠校园内的防控还不够,必须带动家长和居民一起参与。”开侨中学教师殷秋梅通过班级群向家长推送《小手牵大手,预防基孔肯雅热》倡议书,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家庭清积水”行动,同时,布置“防疫实践作业”,让学生记录家中积水清理情况,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扩大防控覆盖面。

    为了让防疫知识深入人心,开平市各学校创新宣传形式,包括通过校讯通发送防疫短信、在公众号开设“防疫小课堂”、组织党员教师在校园周边向群众发放张贴宣传单张等。截至目前,全开平市学校已通过各类渠道普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860余次。

    开平市教育局主任督学余锐湛表示,下一步,开平市教育系统将建立联防联控长效机制,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校园安全屏障,确保秋季平稳有序开学,让师生安心、家长放心。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