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让电池、果皮等常见垃圾找到正确的“归宿”。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敖转优) “大家好,我是一个塑料桶,想知道我是怎么‘涅槃重生’的吗?”日前,在开平市公安局托管夏令营内,一个“塑料桶”的拟人化开场白,瞬间点燃了40余名孩子的兴趣。这场以“‘圾’时分类,绿色童行”为主题的课堂,向青少年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课堂上,来自开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志愿者利用图文并茂的PPT与动画短片,剖析开展垃圾分类的迫切缘由、科学方法。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抢答,进一步解锁垃圾分类“环保秘诀”。在游戏“送垃圾回家”环节,孩子们变为严谨的“分类小管家”,将贴有不同垃圾标识的磁贴精准归位至四色分类垃圾桶展板。在“垃圾投一投”竞技场中,孩子们让电池、果皮等常见垃圾找到了正确的“归宿”。
这场暑期中的“绿色充电”之旅,为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增添鲜亮底色,同时,发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联动效应,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在更多家庭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