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大力推广“定制公交”(学生专线)
为学生铺就“安全上学路”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8-20 07:30   

学生有序走下“定制公交”。

学生有序走下“定制公交”。

    每天清晨和傍晚,在恩平市乡镇道路上,一辆辆标有“学生专线”的公交车穿梭其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近年来,随着恩平农村“麻雀学校”的撤并,部分学生的上学距离增加,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私家车接送导致校园周边拥堵,而农村地区则面临公共交通覆盖不足、校园周边缺乏管理措施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恩平市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运行、家长自愿、学校协助”的模式,大力推广“定制公交”(学生专线),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翠玲

    成效:覆盖8镇16校,惠及2861名学生

    恩平市“定制公交”由政府和运输企业共同推动,目前已在大田、东成、君堂、圣堂、沙湖、良西、横陂等8个镇开通运营,覆盖16所学校(15所小学、1所幼儿园),服务学生2861人。其中,6个镇的线路由恩平市恒顺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运营,2个镇的线路由江门市文旅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恩平汽车总站负责。

    “定制公交”采用“定点、定时、定线”的运行模式,共开通84条线路,设立301个站点,确保学生上下车有序、安全。这一模式有效减少了农村学生因搭乘非合规车辆而产生的交通安全风险,尤其为撤并学校后上学距离较远的学生提供了稳定保障。

    “定制公交”上线后,减少了私家车接送导致的校门口车辆聚集现象,如君堂、东成等镇,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君堂镇大江中心小学在2021年开通了“定制公交”专线。前期,该镇与学校进行了摸底调查,确定学生乘车上落点,并在开学前设置上落点指示牌,遇到部分村道较窄,不能满足车辆会车条件的,通过实地走访和充分沟通,将部分荒地改成会车点,既能让公交车顺利通行,又不会阻塞交通,影响村民出行。

    目前,君堂镇中心小学现已开通了5条“定制公交”线路,每天接送学生约300名,这些学生大多居住在较远的农村地区。在此之前,这些学生多由家长接送,由于路程较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定制公交”的投入使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家长接送难的问题,还显著提升了学生在上下学途中的安全保障。君堂镇中心小学总务处主任曾活萍表示,除此之外,该校还会定期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定制公交”的安全教育培训。

    未来:多方协作完善“定制公交”

    尽管“定制公交”成效显著,但在实际运行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恩平市农村学校存在“数量大、规模小”的问题,农村客运专线难以全面覆盖。此外,由于恩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要集中在市区、主城区及中心镇区,农村学生跨镇就读现象普遍,且通勤距离过长,交通成本高、耗时久,对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大。

    为破解当前难题,恩平市未来将从基础设施优化、农村服务提升、社会共治机制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定制公交”体系。

    在完善学校周边交通管理上,推广“接送安全区”模式:借鉴君堂镇均安学校经验,在交通繁忙路段的学校周边建设标准化接送区域,明确划分家长等候区、学生集散区和车辆停放区。同时,对拥堵严重的学校路段实施分时段交通管制(如高峰时段限制大型车辆通行、设置临时单行线),联合交警部门加强执法;清理学校周边违规摊贩,确保校门通道通畅。

    在优化农村客运服务与校车网络方面,恩平市将优化与公交公司的合作模式,新增“定点、定时、定车、定线、定人”的农村客运专线,覆盖更多偏远农村学校;对偏远地区学生试点“微型校车”服务,使用小型合规车辆提供点到点接送;将校车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对低收入家庭学生发放交通补贴;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政府投入、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保障农村客运服务可持续运行;推动“定制校车”接送乡镇幼儿园学生,打破公办幼儿园缺少校车的局面。

    “定制公交”的运行,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参与。恩平市将组建由学校、家长、社区、交警代表组成的学生交通安全委员会,定期协商解决交通问题;引入企业(如恩平公路局帮扶特殊教育学校模式),支持学生交通安全项目;招募交通志愿者,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协助维持秩序,重点关注低年级学生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将学生交通安全纳入“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借鉴广东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争取将更多农村公路纳入示范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

    恩平市“定制公交”不仅是一项便民服务,更是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多方协作的民生工程。尽管当前仍存在诸多挑战,但随着管理机制的完善、农村交通网络的优化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这条“安全上学路”将越来越宽,为更多学生铺就光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