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是谁?是管干部的干部,更是带队伍的队伍。这个“管”字背后,不是权力的彰显,而是责任的托付。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全面推开,谁应当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谁应当准确领会、带头践行?答案十分明确:组工干部必须成为“领学人”。这不是一个虚名,而是一份走在前、作表率的实实在在的担当。
“领学人”,意味着不是“随大流”,而是“走前头”。学习教育最怕的是温度逐层递减、信号逐步衰减。组工干部若对八项规定精神学得不深、悟得不透,如何有效传导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领学人”就要以自身的深学笃信,成为政策信号的“稳定器”和“放大器”,确保中央精神精准落地、不变形、不走样。这要求学习不能浮于表面、停留文本,必须沉下去,吃透精髓、掌握要义,真正成为八项规定精神的“政策通”“活字典”。
“领学人”,关键不在“说”,而在于“做”。八项规定精神不是纸面文章,其生命力系于执行,其权威性来自落实。组工干部带头学,最终要体现于带头做。“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若组工干部在遵守纪律规矩上稍有松懈,哪怕只是细节上的“弹性空间”,都会导致学习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更严、更实。从一场会议、一份文件,到一次调研、一顿公务餐,都能检验是否真学真信、是否表里如一。“领学人”的行动,就是最有力的语言,也是最鲜明的导向。
“领学人”,重在“持久”,而非“一时”。贯彻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阵风,而是长期而持续的作风建设。组工干部作为“领学人”,尤须克服短期心态、摒弃过关思想,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学习时紧绷,结束后放松”,不能“检查时认真,平常时马虎”。“领学”之责,应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更要将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嵌入干部育选管用全过程,通过制度固化促进行为习惯内化,推动清风正气常态化、长效化。
“领唱一句,众声相和”。“领学人”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八项规定学习教育能否深入人心、取得实效。组工干部不仅应成为高效的管理者,更应成为作风的示范者、精神的传导者。唯有以“领学”之责自我鞭策、以“表率”之姿走在前列,才能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真正让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化成风尚。(绵阳科技城新区 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