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作为恩平全市首个示范标杆项目,获得各界充分肯定。
人大代表们视察老旧小区改造情况。
恩平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目前已开展至第四期,即将完成总数750多栋老旧楼宇的改造,涉及千家万户,牵动广大市民的心。为进一步聚焦市民诉求,8月21日,恩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江门市、恩平市人大代表,围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展视察活动,为项目开展情况“把脉问诊”、出谋划策,进一步畅通群众与党委政府的沟通,推动项目开展更加贴近民心。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提出意见
推动改造看齐标杆
当天,人大代表们首先来到恩城街道飞马片区吉祥楼附近,视察下水道改造、“三线”整治、消防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配备等情况。该片区属于恩平市老旧小区改造第四期项目,此前,人大代表们收到不少群众的意见,他们结合现场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线路外露,甚至还存在‘飞线’充电的情况,既不美观,也不安全。”“空调排水管等在路面上直排,影响居民出入。”“应该参考西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多听听居民的意见。”……
随后,人大代表们来到恩城街道西门社区老旧小区,视察改造项目后期管养情况。黄色的房屋外立面让小区充满活力,新铺的沥青路十分平整,车辆有序停放在新划设的停车位上,运动器材、儿童游乐设施齐备,“三线”整齐,一个充满烟火气、安居乐业的小区呈现在大家眼前。
据介绍,西门社区老旧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改造前存在楼栋外立面斑驳、道路破损、“三线”乱搭等现象,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安全隐患。作为恩平市首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试点,西门社区老旧小区重点改造、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等,在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充分征询居民意见,使得小区改造的认可度较高。通过改造项目,翻新修缮楼栋外立面、安装楼栋门禁系统、改造提升道路、完善小区消防设施,同时,铺设雨污分流管道3900多米,“三线”入地9000多米,重新划设小车停车位300多个,小区“硬环境”升级,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在后期管理中,相关部门丰富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儿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关爱的“生活圈”,让小区更加舒适、宜居。
西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作为恩平全市首个示范标杆项目,获得各界充分肯定,2023年10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百千万工程”城建专班在恩平市举行广东省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观摩交流培训会,来自全省各地的专业人士在这里学习“恩平经验”。
“当时我们逐户登记、听取居民诉求,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才施工,所以西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获得的认可感较高。”恩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后,人大代表们还视察了西门社区中山西路、解放路相关工程开展情况。有人大代表点赞:“小区改造后,配套完善了,现在附近的房屋也好租了。”
紧盯问题
及时传递群众呼声
据悉,自2021年以来,恩平市加大投入,老旧小区改造三期项目共21个片区已全部完工;2023年增补的老旧小区改造第四期项目共280栋,目前已完成改造206栋,正在施工74栋,预计10月可全面完工。第四期项目完成后,恩平市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将全部完成改造,改造面积达174万平方米,涉及房屋758栋、居民1.6万多户,受惠群众达8万多人,超过恩平主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全面完成“五年规划、三年实施、力争两年完成”目标。
人大代表们充分肯定了恩平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取得的成绩,但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人大代表们提出了不少意见。
江门市人大代表钟健盼提出,水管改造应与楼栋外立面整修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减少重复开挖和造成居民不便。“很多小区的水管已严重老化,影响居民日常用水质量和安全。可以趁楼栋外立面整修搭施工棚架的契机,完成水管的改造。”他说。
恩平市人大代表郑坚伟提出“一楼一策”的建议,他认为,应结合改造过程中各小区、各楼栋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积极回应群众期盼,通盘考虑,建立问题清单,对标对表开展维修、完善等工作。
有人大代表提出,一河两岸、沿街的楼栋外立面有必要重新刷漆,而背街小巷则没必要,应把更多资金用在解决防漏、“三线”整改等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上。此外,老旧小区改造要提升居民参与度,将居民的合理化要求纳入改造方案。
有人大代表提出,加装电梯是提升旧楼价值的有力举措,应结合目前的补贴政策,加大力度推动电梯加装,由镇(街)、社区牵头开展。
有人大代表提出,除了修复楼栋外立面,路面改造、消防设施完善等也应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为每一栋楼制订精准的改造方案。
恩平市相关部门认真听取、记录人大代表们的意见,并对部分问题进行回应。恩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摸排,建立问题清单,对标对表逐项整改。针对“三线”杂乱和消防管道供水等问题,该局将发挥统筹作用,召集市科工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建管中心、恩城街道办、运营商、供水公司等单位,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加强工作督导,迅速完成问题整改。同时,建立“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联动机制,打造精品示范,因地制宜,指导老旧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引入物业管理,提升居住品质。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工程体量大、影响广,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感。恩平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广泛听取社情民意,及时传递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做到“监督不缺位,建议接地气”,推动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程做到群众心坎上,为恩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