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钻凤梨等农产品走俏市场,农业产业链条加速延伸,“那吉优品”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特色产业点亮“甜蜜经济”,杂草荒地化身“四季果园”,生态村落绿意蜿蜒……这些跃动的场景正在那吉镇同步上演,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近年来,那吉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作风之变催生发展之进,在镇域经济破局、服务能级跃升、镇村风貌焕新中交出“百千万工程”亮眼答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通讯员 袁家玮
党建赋能
经济发展动力澎湃
那吉镇深化党建引领,引导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把优良作风转化为大抓招商、助农兴村的实际成效。该镇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推介金山温泉等核心文旅资源,扎实推进高端温泉度假酒店项目落地、金汤度假村项目建设,做强生态旅游与温泉康养产业。与此同时,在特色农业领域,党员干部化身“田间服务员”,主动探索“党组织+农业企业+农户”发展模式,联农带农搭建特色产销平台,随着金钻凤梨、香蜜脆梨等农产品走俏市场,农业产业链条加速延伸,“那吉优品”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在农文旅融合的赛道上,那吉镇按下“加速键”。今年以来,该镇举办三期“那吉牛肉圩市”主题美食活动,单日引客超5000人次。“本地黄牛肉的知名度打响了,销路不愁了,‘圩日经济’让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养殖户许叔连连称赞。随着该镇“一河两岸”景观带、鹦鹉生态乐园、休闲驿站等“一站式”观光游玩点建设渐趋完善,短视频、网红直播等新媒体宣传手段持续发力,企业团建、亲子采摘、集市尝鲜等活动受到热捧,“春赏花、夏摘果、秋登山、冬赶集”的全季旅游新格局加速形成,农文旅深度融合释放的流量红利,为富民产业和镇域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服务提质
以民生温度检验发展深度
近年来,那吉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通乡村发展的“毛细血管”,让乡村更加宜居。该镇充分利用12345服务热线和“平安夜访”“急事吉办”等活动载体,结合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和“我当一日网格员”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办实事、解民忧。今年以来,镇级干部以“三听三谈三落实”方式开展“背包住村”工作247次,走访群众512户,解决自来水管网改造、路灯安装等民生问题34个,通过“平安夜访”收集的16条建议已全部落地。
面对汛期重任,那吉镇未雨绸缪,提前制定《防汛防风“一页纸”工作机制》和《防汛防风应急指挥“一张图”》,对黄牛栏等重点区域全面摸排,扎实做好河道清淤、管网疏通、漫水桥加固等工作,将风险化解于前端。在防控蚊媒传染病的关键时期,该镇8个村(社区)党组织迅速激活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依托网格包片开展“地毯式”环境整治与蚊虫孳生地清理,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
风貌焕新
重塑镇村肌理容颜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那吉镇以农房风貌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工作为抓手,通过科学规划、系统部署,紧抓任务节点,推动乡村风貌焕新。近日,那西新平村外立面改造、黄角大陂头村塘坦修复等项目相继完工,斑驳老墙披上雅致新装,坑洼老路变身幸福坦途,变化的除了村庄的“颜值”,还有村民“住有宜居”的踏实感。“现在我们村看着舒心、住着舒服,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那西新平村村民叶先生由衷感慨。
目前,那吉镇正全力推进风貌品质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设施服务优化等21个典型镇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镇村环境和生产生活配套。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眼下,那吉镇正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以典型镇村培育建设为笔,用心用情书写蝶变故事,让镇村“颜值”更高、“筋骨”更强、活力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