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碧桂园凤凰酒店在大堂摆起熟食摊。
私房菜餐馆购置外卖车销售熟食。
外摆菜品丰富。
“丽宫食光驿站”吸引食客前来购买美食。
“要一个大包,一碗粥……”8月25日早上7点多,江门丽宫国际酒店门口的“丽宫食光驿站”已是非常热闹,展示柜里的菠萝包、鸡扒包、三明治刚出炉便被抢购。这家有着近20年历史的老牌高端酒店,自8月初在门口摆起“地摊”后,用亲民菜品吸引了周边居民,这也是全国酒店转型的一个缩影。
近期,全国多地星级酒店纷纷“放下身段”加入外摆队伍。是跟风营销的噱头,还是应对市场寒流的转型探索?当酒店大厨烹制的叉烧包、红酒东坡肉等以亲民价格走进社区,这场“烟火气实验”背后,藏着高端酒店突破经营困局的深层思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市民热捧 酒店外摆成社区新“食尚”
江门丽宫国际酒店门口的“丽宫食光驿站”,正成为江门街头一道新的风景线——老牌酒店纷纷“放下身段”,将酒店的美食装进打包盒,让烟火气里升腾出消费新活力。
江门丽宫国际酒店的“外摆实验”始于8月1日,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6点半,展示柜里的菜品从早茶点心延伸到晚市熟食。“最开始我们主要卖手工烘焙月饼,后来发现周边居民对早餐需求大,就陆续加了汉堡、葡挞、鸡扒包这些品类。晚市推出20多种菜品,如禾草扎肉、莲藕焖猪手等,价格在38元至58元之间。”该酒店餐饮部总监甄国维指着展示柜介绍道。
如今,外摆成了酒店新的营收增长点。市民陈女士拎着刚买的莲藕焖猪手笑道:“以前都没见过酒店摆摊卖这些,现在不想做饭就直接来打包菜品,方便又实惠。”
无独有偶,距离江门丽宫国际酒店6公里的江海碧桂园凤凰酒店,也掀起了“外摆热”。8月25日下午5点半,记者看到外卖摊前已聚起三三两两的食客。“这些都是酒店大厨做的,味道和堂食一样,价格却便宜不少。”正在选购菜品的张先生说。
自7月27日起,江海碧桂园凤凰酒店大堂每天下午5点准时支起外卖摊,摆着26元的红酒东坡肉、菠萝咕噜肉,23元的萝卜牛腩,16元的虎皮尖椒,还有13元的扬州炒饭等,价格非常亲民。该酒店总经理夏明珠透露,外摆菜品均由酒店厨师团队研发,既保留了酒店菜品的精致,又调整了分量更适合家庭食用,开摊一个月以来,受到了周边居民的喜爱,很多居民都会过来打包几份菜品回家吃。
而在城市的另一隅,简庄私房菜的外摆生意更添几分“草根智慧”。自7月13日摆起路边摊,他们已更新两代设备:从被风雨掀翻的塑料棚,到斥资2万元改造的外卖车,如今备有五味鹅、盐焗鹅掌等招牌菜。简庄私房菜负责人张红介绍,外摆菜品价格在18元至68元不等,比堂食便宜10%—20%,却保留了堂食100%的口味水准,“外摆不会影响堂食,反而让更多人认识我们的品牌。”如今,这辆外卖车每天下午5点出摊,成了周边居民的“懒人厨房”。
这些高端酒店/私房菜餐馆大厨烹制的美食不仅风味独特,而且价格亲民,在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味觉享受的同时,开辟出一条“接地气”的增收新路径。
突围密码 市场倒逼下的转型
江门老牌酒店及私房菜餐馆试水外摆,背后是生存压力下的主动突围,更是市场趋势与消费需求共同推动的转型实验。采访中,多位从业者与专家道出了背后的真实考量。
“摆摊,就是为了自救。”张红直言,“6月餐馆处于亏损状态,客户不出来吃饭,我们就想办法送出去。”
除了市场环境外,酒店自身的转型需求也是关键。中国策划研究院执行会长陈荣彪提到,外摆不仅方便周边居民,更拓宽了营收渠道,专业的厨师团队、完善的厨房设备,非高峰时段不用也是浪费,外摆能让酒店增加营收。
甄国维更看重品牌的宣传:“以前市民觉得酒店‘高不可攀’,现在通过外摆,大家知道我们的产品品质跟在酒店吃是一样的,但价格却更亲民。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建了粉丝群,顾客会在群里提建议,我们都会不断优化。”
消费趋势的变化则为外摆提供了土壤。陈荣彪表示,当下消费者更趋理性,追求品质与价格之间的平衡。外摆使得“昔日高不可攀的美食以亲和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满足了大众对“高性价比”的期待。对许多消费者而言,能以更亲民的价格品尝到星级酒店的手艺,是具有吸引力的。
夏明珠也提到一个细节:“我们酒店周边的江海碧桂园小区、高新区人才大厦的居民、上班族都有用餐需求,外摆对他们来说很便利。很多双职工家庭晚上没时间做饭,外摆的熟食正好可以解决‘刚需’。”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的红利进一步放大了外摆的效应。陈荣彪观察到,“星级酒店摆摊”本身具有话题性和传播度。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相关笔记量巨大,为酒店带来了免费的宣传和曝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去“尝鲜”。
“不是降级,是更贴近市场。”江门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文飞表示,为自救并谋求新增长点,多家老牌酒店及私房菜餐馆顺应国家推动夜经济、消费新模式的趋势,从室内走向室外摆摊,以更接地气、有烟火气的方式贴近大众。值得一提的是,外摆并非降低品质,而是回归食物本身——酒店大厨操刀,出品保持酒店水准,同时适配家庭需求调整分量与价格。这一举措不仅是拓展营收渠道的“急救包”,更成为品牌价值输出的新窗口,通过与消费者直接互动培养潜在客群,为长远发展蓄力。
从“等客来”到“找客去”,从高端宴请到社区餐桌,江门酒店/私房菜餐馆的外摆尝试,正用亲民的叉烧包、东坡肉等,写出“自救”与“突围”的新故事。
未来路径 从“救急药”到“新引擎”的平衡之道
酒店外摆要想从“一阵风”变成“持久战”,真正让烟火气成为发展“新引擎”,多位受访从业者与专家均认为,需在品质坚守、生态共荣、流量转化等多维度发力,将外摆从战术层面的“救急药”升级为战略层面的“新引擎”。
“品质是外摆的生命线,绝不能因价格亲民而降低标准。”陈文飞表示,酒店外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酒店的技艺与口碑”。
甄国维透露,为保障外摆食品与堂食同水准,酒店严格把控食材采购与制作流程,“哪怕成本高些,也不能砸了招牌。”
差异化竞争是外摆可持续的关键。陈荣彪表示,星级酒店“降维”进入街巷,需要避免对原有小摊贩和小型餐饮造成“大象踩踏草地”式的无序竞争。酒店应考虑采取差异化策略,例如通过限定菜单、提供与街头小吃摊不同的特色产品等方式,与周边传统摊贩形成互补而非直接竞争,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营造良性、可持续的商业生态。
流量转化与体验延伸是长远之策。夏明珠提到,酒店通过外摆建立私域群已积累400多名粉丝。张红也表示,不少客人买过熟食后觉得味道好,后续又会回购,形成了良性循环。
陈荣彪分析道,酒店外摆,不能仅仅满足于线下的一次性售卖,要思考如何将摊点前的流量有效转化为酒店的私域流量,如引导加入微信群、关注公众号等,并通过线上渠道持续运营,发布新品、促销信息,甚至推广堂食套餐、宴会预订等核心业务,引导客人从街头走进大堂。在这方面,或许可以考虑将外摆作为酒店特色体验的“预览窗口”,例如提供堂食招牌菜的迷你版试吃,吸引顾客到店消费完整体验。他还提到,酒店还应注重创新业态与价值挖掘,以及成本控制与精细化运营。
正如陈荣彪所说,短期内,外摆是酒店获取现金流、维持热度、保障员工就业的有效“药引”。长远看,酒店要真正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重塑产品、运营和与消费者的关系,在市井烟火气与星级品质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江门酒店的外摆实践,是传统服务业在消费变革浪潮中的一次生动突围——以烟火气为桥,既守住了星级品质的初心,又拥抱了大众市场的温度,为行业转型写下了“变中求进”的生动注脚。
记者手记
“降维不降质”的社区服务突围
当酒店大厨在街头支起摊位,卖起跟堂食相同品质的五味鹅、陈皮烧鹅皇,这看似“降维”的操作,实则是一场精准洞察消费需求的“服务升维”。与普通地摊不同,酒店外摆的核心不是“低价”,而是“高品价比”——用大厨技艺满足大众对“好吃不贵”的期待,本质是服务业从“空间溢价”回归“价值本位”的转型。
这种转型的“新”在于,它重构了酒店与社区的关系。过去,高端酒店是“城市地标”,与普通市民存在距离感;如今,外摆成为“社区伙伴”,用一份热乎的萝卜牛腩、一个现烤的菠萝包,搭建起情感连接的桥梁。这种连接不仅带来即时营收,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未来客群”——当年轻人习惯在酒店外摆买早餐,未来他们选择婚宴、商务宴请时,品牌自然成为首选。
当然,转型需警惕“为摆而摆”。外摆不是“清库存”的渠道,而是“品质展示窗”——露天环境下,食品卫生、口感保持的挑战更大,酒店需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唯有如此,这场“烟火气实验”才能从“应急之策”升级为“长期主义”,让高端酒店的转型,真正“降”的是姿态,“升”的是价值。
他山之石
延安市6条措施
规范酒店外摆摊点
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制定出台《酒店外摆摊点食品安全管理6条措施》(以下简称《6条措施》),以有效监管举措护航“烟火经济”。
为保障酒店外摆摊点食品安全和促进酒店餐饮健康有序发展,延安市市场监管局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基础上,从6个方面研究制定了外摆摊点食品安全防控措施。在人员健康方面,明确操作人员须持有健康证,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在运输储存方面,明确从厨房到外摆点,须使用专用、密封容器全过程封闭输送;在容器防护方面,明确要有防尘防蝇设施,避免顾客直接面对食品;在区域选址方面,明确要远离垃圾桶、下水道等污染源,禁止直接落地摆放食品;在信息公示方面,明确要标明品名、数量、价格和制作时间;在广告营销方面,明确不得误导、夸大宣传。
《6条措施》实施后,延安市市场监管部门采用“刚性执法+柔性服务”监管模式,通过教育引导、提醒督促、规范演示等方式,将该市88个酒店外摆摊点纳入规范化管理,实现消费者对外摆摊点食品安全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