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恩平市加快推进人才培训行动,开展多个项目的职能技能竞赛。
“我们月子中心综合月薪可达8000-11000元。”9月12日,在恩平市2025年“南粤家政”公益培训班颁证仪式现场,喜喜月子产后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一鸣向大家发出招募通知。当天,120名学员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助力她们未来在育婴行业就业提升竞争力。
近两个月来,恩平市开展乡村建设工匠、智能装备、农村电商等多个项目的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为提升产业工人素养,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开展培训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
本次培训班由恩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联合主办,江门市巾帼职业培训学校承办,吸引150余名学员踊跃报名,经过系统学习与严格考核,120名学员成功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近年来,育婴师等高收入家政岗位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05后”阿婷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学到了不少育婴知识和技能。“我目前在工厂上班,参加培训班一方面为我以后从事育婴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以后照顾宝宝提前学习一些知识,像怎么抱宝宝、怎么给宝宝洗澡,有很多学问。”阿婷笑言。
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妇女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了“南粤家政”品牌影响力。据悉,恩平市持续开展多门类、精准化的技能培训,链接更多企业资源与就业岗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培训班让广大妇女掌握一技之长,解决了部分普通家庭的就业难题,也缓解了育婴行业招人难的局面,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梁一鸣表示。喜喜月子产后服务有限公司希望招聘多名“月嫂”,不少刚领证的学员积极咨询、填写简历。在人社、妇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培训班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让培训和就业无缝对接。
职业技能培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有效缓解“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同频共振”。梁一鸣的话语代表不少企业的心声,通过政府牵头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发展可以获得有效支持。
以赛促训
为产业转型发展注入人才力量
近两个月来,恩平市加快推进人才培训行动,开展多个项目的职能技能竞赛,以赛促训,提升产业工人素养。
7月31日,恩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的2025年恩平市职业技能大赛在恩平市职业教育园开幕。本次大赛以“匠造未来·技赢天下”为主题,积极培养既具备知识、技能又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大赛共设置乡村建设工匠、智能装备、无人机操作技术、农村电商、银行业务、电力系统技术六大竞赛项目,既结合恩平产业发展实际,又为不同专业技能人才提供展示平台。
在乡村建设工匠竞赛项目中,47名来自恩平市各镇(街)、各企业单位的乡村建筑工匠分为24组同台竞技。比赛现场,选手们按照要求展示技艺水平,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获得人员按有关规定直接免费核发与竞赛职业(工种)等级对应的技能等级证书——砌筑工(高级工)证书。权威资质证书为他们在行业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也成为他们技能提升与职业晋升的新起点。有选手表示:“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标准化施工和团队配合能让老工艺更有价值。证书对于我们来说,除了是荣誉,还是继续学习的动力、外出闯荡的敲门砖。”
在无人机操作竞赛项目中,经过前期选拔,会师决赛的29名技术精英登场,他们通过无人机模拟飞行、障碍穿越挑战、物资运输与定点投放、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四大核心科目的考核,角逐出项目的佼佼者。竞赛项目紧抓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新机遇,锚定高技能人才建设目标,既为爱好者、从业者提供展示技艺、交流切磋的平台,也为恩平市培育低空经济新动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注入坚实的人才力量。
在智能装备竞赛项目中,选手们围绕数控车工、数控铣工两大核心工种展开对决,上演了一场“毫厘之间见真章”的技能盛宴。为贴合行业需求,竞赛设置了极高的精度门槛,例如要求数控铣工在3.5小时里,完成120×80×30mm独立件的制作,实现从平面加工的“镜面级”平整度,到内外轮廓的“丝毫不差”。最终,在数控铣工项目中,来自科志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吴水浓凭借炉火纯青的技艺摘得桂冠,来自博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刘焕荣以稳定发挥斩获亚军,来自广东能嘉智能家具有限公司的陈六靠精准操作拿下季军;数控车工项目中,来自恩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赖海镛以精湛操作斩获第一名,来自江门市格雷亚特流体密封技术有限公司的黎伟森、来自广东迈驰机械有限公司的史三保分获第二、三名。
“恩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深化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恩平‘制造业当家’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恩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