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远明与少年们交流。
“看到这些曾经走偏的‘问题少年’迷途知返,他们每一点进步,都比破十件大案让我高兴。”每年9月开学季前后,梁远明都会陆续接到报喜电话,今年同样不例外,又有8名少年在他的鼓励帮助下成功升学,到学校报到,他为此欣慰不已。
梁远明是市公安局新会分局的民警,更是孩子们口中那个总能带来安全感的明叔。从1987年参加工作开始,梁远明当过刑警抓过劫匪,做过巡警守过夜市。8年前他成了一名未成年人关爱帮扶法治副校长,开始力所能及地帮扶遇到的每一位“问题少年”,如今他的身影早已深深融入校园日常。
一个名字 一段故事
梁远明随身携带一本记录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位少年的情况。
为了了解每一位少年的情况,梁远明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联系本人以及他们身边的人。从父母的工作、老师的评价,到他们的兴趣爱好,梁远明都一一记录。随便提起一个名字,他都清楚其情况。长时间的沟通和善意输出,让梁远明成了这群少年眼中无人不知、亦师亦友的“民警爸爸”。在家里与父母闹矛盾时,在学校与同学吵架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时,他们都愿意跟梁远明分享,寻求帮助。
记录本里,一个名字,就是一段故事。比如少年皓轩(化名),他的父亲总用拳头表达望子成龙的心愿。一个偶然的机会,皓轩偷偷加了梁远明的微信求助:“民警叔叔,我害怕爸爸,感觉快撑不住了。”梁远明立刻找到那个干了一天活、满身疲惫的父亲,听完皓轩父亲“怕孩子像我一样吃苦”的心里话后,梁远明轻声说:“打骂只会把孩子推得更远。”那晚,皓轩父亲久违地陪孩子写了很久作业。后来,皓轩告诉梁远明:“现在父亲脾气好多了,经常陪我做作业,我的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这几年,为了跟孩子们有共同话题,梁远明研究他们喜欢的球星、动漫;为了做好家长工作,他在笔记本上记满“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笔记;为了跟进帮扶效果,他给每个孩子建了动态档案,连生日都标得清清楚楚。一次次的努力,让一个个少年重回正途。一次次的交谈,让梁远明收获少年们的信任。“明叔”“老梁”就是这些少年对梁远明最亲切的称呼。
帮助升学 扭转命运
每年临近中考的时候,是梁远明最揪心、最忙碌的时候。
就像今年上半年,在本该备战中考的年纪,梁远明接触到的10多名少年却提前离开了校园。“不接受教育,没有技能,这些孩子将来靠什么立足?”梁远明语气沉重。在他看来,中考是这些孩子扭转命运的关键机会,一刻也不能耽误。
他主动联系学校领导,承诺将全程参与这些学生的监管与辅导。他还一次又一次找到孩子们,耐心做思想工作。慢慢地,一些学生的态度开始转变,由放纵变成“我想上学”。
放榜那天,梁远明比自己的孩子参加考试还要紧张,他逐个打通了学生家长的电话,向他们询问孩子的成绩和学校录取情况。最终,10多名少年中,有8人成功升学。
“老梁,我到新学校了,这里环境很好,食堂的饭也好吃。”“明叔,还记得我吗?我又能重新上学了,好开心。”“我一定会好好读书,把之前落下的都赶回来。”收到这些信息,梁远明的脸上笑容灿烂。
不过没多久,电话铃声便让他再度忙碌起来,一位少年不想去上学,离家出走,家长找不到人,只好向他求助。“放心,我帮你找。”电话这头,梁远明坚定地答复。
“只要能让孩子们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再辛苦也值得。”这是梁远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在孩子们心里,他就是那个安全感满满的明叔。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通讯员 吕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