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2021年至2025年7月)
开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量质齐升,融资规模快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显著提升,越来越多企业把知识产权当作核心资产来运作,金融资源与创新成果加速对接。
•知识产权质押笔数从4笔增加至177笔
•实现质押的发明专利件数从11件增至123件
•高价值专利数量由136件增长至307件,整体专利质量提升15.37%
•商标质押实现零的突破,累计服务企业15家
江门日报讯 (记者/刘嘉猷)记者近日从开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自2021年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以来,开平市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积极推动“知产”变“资产”、“专利”变“红利”。截至2025年7月,开平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累计突破54亿元,较2021年的600万元增长近900倍,融资规模实现跨越式提升,成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推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开平市高度重视政策引导在优化融资生态中的关键作用。开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2024年以来组织2场专项授信活动,金融机构现场授信总额达5.788亿元。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质押融资贷款企业给予贴息支持。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指导63家企业申请贴息资助562.885万元,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银企合作协同机制的深化是开平市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开平市推动辖区13家银行建立协同机制,全面梳理融资产品特色与审批流程,帮助企业从“不敢办、不愿办”转向“主动办、积极办”。同时,通过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累计推送10批重点企业名单,优先推荐拥有高价值专利的科技型企业,并常态化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高效融资通道。
为提升服务质效,开平市安排专人开展“一对一”辅导,在专利评估、质押登记、材料准备等关键环节提供全流程咨询支持,并积极争取推动与资产评估、质押备案等第三方机构协作,压缩办理时限,加快资金落地,让企业更快获得金融支持。
据悉,与传统以不动产抵押获取贷款的方式不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型融资途径,企业可凭借经评估的无形资产——专利权,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专利的市场价值,也为中小微企业注入发展动力,有力助推科技创新。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为他们打开了新的融资通道。“以前觉得专利只是技术成果,没想到还能变成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通过质押融资贷款,企业加快了新产品研发进程,扩大了生产规模,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开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金融与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引导更多高价值专利和优质商标实现融资价值,真正让“无形资产”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