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邓榕 何雯意) 国庆中秋长假只剩最后一天,全市各级学校将陆续复课。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关键阶段,校园人员密集,防控责任重大。10月7日,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赖演媚受访时,围绕健康监测、环境清理与“1130”灭蚊行动提出具体要求,呼吁学校、家长与学生三方协同,共建“无蚊校园”。
学生与家长是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赖演媚指出,返校前后应密切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基孔肯雅热疑似症状,须立即向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
校园环境清洁是阻断蚊媒传播的关键环节。赖演媚建议,各学校应在复课前对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绿化带等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清洁与集中灭蚊,彻底清除各类积水与卫生死角。“花盆托盘、废弃容器、垃圾堆放点等易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必须及时清理或密闭处理。”她补充道,校内水体景观、储水设施等应通过加盖、养鱼或药物处理等方式,从源头控制蚊虫繁殖。
为推动校园防蚊工作常态化,她倡导学校积极落实“1130”灭蚊机制:
“1”即“每日1分钟清积水”:倡导师生每日利用课间或上下学间隙,检查教室、办公室、阳台等区域的积水情况,及时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接水盘等处的零星积水;
“1”指“每周1次全校大扫除”:每周组织师生对公共区域、卫生死角、绿化带等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垃圾、落叶和闲置容器;
“3”为“每日3分钟巡查孳生地”:由卫生管理员或值周教师每日对校园排水沟、垃圾桶周边、天台、苗圃等关键区域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积水隐患;
“0”代表“共建无蚊校园”:通过持续推进上述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校园蚊虫密度,共筑“无蚊校园”环境。
赖演媚提醒,学校须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缺勤学生跟踪与登记,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校园防控不仅关乎师生健康,更关系家庭与社区安全。只有家校协同、全员参与,才能筑牢校园防蚊屏障,打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