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阮镇长乔村持续推进环境整治
村民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0-17 07:32   

    江门日报讯 (记者/任佳燕) “阿婆,您家门口这盆绿萝的托盘积了水,得赶紧倒掉,不然容易生蚊子!”近日,60多岁的杜阮镇长乔村村民甘炳良带着志愿者走街串巷,用村民熟悉的杜阮话进行防蚊灭蚊宣传;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会顺手帮着倒掉积水、清理杂物。

    长乔村位于杜阮镇东南面,村辖面积1.74平方公里,下设东胜、永宁、丰隆和坑美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000多人,外来人口约1300人。连日来,为减少蚊虫孳生、筑牢疫情防线,村里持续推进环境整治,而调动村民积极性、凝聚防疫合力,就成了工作的关键。

    为破解外来志愿者“不熟悉环境、沟通有口音、村民信任度低”的难题,长乔村采取“围点+围片”模式,将防疫与整治工作划分为4个小组,由村小组长牵头带队。“村组长熟门熟路,跟村民聊得来,入户效率比之前高了不少。”驻村党员志愿者黄樱枝说。同时,市、区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也下沉支援,累计超3000人次参与翻盆倒罐、清理卫生死角,用实际行动带动村民。

    作为党员和退役军人,村民张日安每天都会在清晨7时背着沉重的消杀设备出门,穿梭在村中街巷开展消杀。“党员干部和热心村民带头,形成了‘人带人’的效应。”长乔村相关负责人严志浪介绍,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白板上挂着消杀作战图,每片区域的消杀进度、责任人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大家照着图干、盯着进度赶,心里更有数。起初有村民对整治工作持怀疑态度,不愿配合,但看着党员干部带头清理积水、热心村民帮邻居搬杂物,大家的态度慢慢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自家家园自己护”的意识深入人心,村里的蚊媒密度也显著下降。

    如今走在长乔村的街巷,随处可见村民自发清扫的身影。在丰隆村小组的闲置院落里,村民们顶着烈日拔掉齐腰的杂草,将废弃旧砖头清运干净,在短短几日内彻底清理85处卫生死角。“现在我们都主动清积水、清垃圾,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村民甘先生笑着说。在村内文化广场上,“大家知道基孔肯雅热有哪些症状吗?”“怎么预防蚊虫孳生?”的提问声此起彼伏,村民们围坐一圈,踊跃举手答题,答对的能领到蚊香等小礼物。“用互动的方式讲知识,大家听得认真、记得牢。”黄樱枝说,村里开展的防蚊小讲堂不仅增强了村民的防蚊意识,也让整治氛围变得更浓厚。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王雪晴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