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描绘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全力托举幸福“夕阳红”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0-22 07:33   

    近日,《江门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充分挖掘银发经济潜力,推动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方案》聚焦我市发展优势,在充分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明确了江门市银发经济的工作目标:到2027年底,基本构建起兜底保障有力度、普惠供给高质量、高端服务可选择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健全,高水平打造省级以上银发经济产业园。《行动方案》还确定了发展民生事业、扩大产品供给、培育潜力产业、强化要素保障等20项重点任务。

    建设改造一批嵌入式社区智慧助老服务站点

    目前,我市是全省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市之一。作为培育经济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我市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发展。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要大力培育发展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推进银发经济领域跨区域、国际性合作,支持港澳、深圳投资者在江门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争取香港‘广东院舍照顾计划’落地,高水平规划共建大湾区西翼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方案》的印发实施,是将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方案》强调,要发展民生事业,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具体包括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拓宽为老便民生活服务、丰富老年人健康及文体服务等3个方面工作内容,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构建覆盖全面、品质优良的老年民生服务体系。为此,《行动方案》提出,加强乡镇(街道)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能力建设,提升专业照护、服务转介、资源链接、辐射带动等作用;实施全国“社区智慧助老”行动试点,建设改造一批嵌入式社区智慧助老服务站点;建立健全市、县(市、区)、镇(街道)、社区(村)四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建成一批高水平老年学校。

    同时,要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围绕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完善银发经济行业标准、开展消费促进行动、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体验平台、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等5个方面工作内容,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激发银发消费市场活力,推动银发消费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方案》提出,要积极引进银发经济领域优质企业,引入国外、港澳深投资者在江门兴办养老机构;支持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湾区标准、行业标准等制定修订工作;结合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敬老月”等活动,打造一批银发消费特色活动品牌;支持鼓励各地发挥国企和社会力量作用,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等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

    建设1个省级及以上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银发经济已从“小众需求”发展为“大众市场”,涵盖养老服务、健康管理、老年用品等多个领域,成为民生经济增速最快的赛道之一,不仅保障了老年人生活品质,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要发展好银发经济,离不开产业培育。《方案》强调,要培育潜力产业,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具体包括统筹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发展抗衰老产业、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动康养旅居养老业态发展、深化银发经济湾区合作等7个方面工作内容,加速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银发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方案》提出,打造环龙舟山银发经济带和银湖湾银发经济产业带,建设1个省级及以上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积极参与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支持引导社会化专业机构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服务。推进相关药物、设备、检测试剂、化妆品原料研发。鼓励企业面向家庭护理、老年照护等领域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盘活建设优质康养旅游项目,推出一批休闲康养类产品。

    《方案》强调,要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保障用地用房需求、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工作内容,为银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支撑我市银发经济长远发展。为此,《方案》提出,积极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科研工作,提高自主研发水平;探索建立银发经济企业市级“白名单”,支持和引导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社会人员考取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局将牵头各部门落实《方案》,支持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广大老年人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

(责任编辑: 张宽 二审:钟建基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