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江门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凝心聚力落实全会精神实干笃行谱写江门新篇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0-25 07:3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江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了相关报道,以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全会擘画的蓝图高瞻远瞩、催人奋进,表示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立足岗位实干笃行,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贡献力量。

    统筹:赵可义

    撰文:陈敏锐 黎禹君 皇智尧 毕松杰 张浩洋 朱磊磊 林育辉

    蓝图引航

    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

    回顾“十四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廖显辉表示,我国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方面实现大幅跃升,在全球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他结合江门“十四五”时期的成果指出,产业突围势头尤为强劲,“我们精准抢占了新能源电池产业‘新赛道’,一跃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指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从历史纵深、系统集成和问题导向三个维度开展教学,让学员既懂理论又重实践。

    市发展改革局局长胡其波表示,全会为“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划了实践路径。市发展改革局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全力以赴打赢“十四五”收官战,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切实把全会部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贡献发改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坚定了我们打造工业强镇的信心和决心。”台山市大江镇党委书记王营敏表示,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工业园区建设和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和土地要素保障,推动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特色产业专精创新、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实现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开平市马冈镇红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日光对全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深有感触。他表示,“十四五”期间,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马冈镇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冈鹅产业蓬勃发展,众多村民通过生态养殖实现增收致富,这正是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的生动实践。展望“十五五”新征程,他信心满满:“我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让村民的‘钱袋子’依托绿色产业越来越鼓,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创新驱动

    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全会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李小男深有共鸣。谈及“十四五”期间的科技成就,他表示,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显著跃升,充分印证了自主创新道路的正确性。作为亲历者,李小男对江门的科技突破感受尤为深刻。他以江门中微子实验为例说:“该项目从选址打石山,到如今成为全球首个运行的下一代中微子装置,堪称江门‘科技引领’工程的缩影,也是大科学装置与产业创新双向赋能的生动实践。”他表示,他们团队将以江门中微子实验为支点,助力江门成为全球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一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全会为‘十五五’立了纲、明了向。”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林展江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紧扣“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要求,聚焦江门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学研融合,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线转化,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池振国表示,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新材料领域前沿,力争在先进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与江门及大湾区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夯实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基础贡献力量。

    市工商联副主席、广东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德生表示,作为新材料企业,将坚定走产学研合作道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深化“人才强企”战略,打造高素质人才梯队;以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园为载体,推动生产流程绿色升级。

    民生为本

    描绘幸福侨乡新画卷

    谈及“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广东德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天比认为,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夯实,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绿色转型步伐坚定。比如江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令人鼓舞。对于全会精神,他尤为关注“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以及“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等要求。他表示,这深刻指明农业现代化是固本强基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根本落脚点。展望未来,蔡天比提出,将大力强化科技应用,推广智慧农业并深化科研合作;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农旅结合,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市场;坚定践行绿色理念,推广节水节肥等绿色生产技术,探索农业碳中和实现路径;致力于带动农户共赢,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技术培训服务,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企业力量。

    省人大代表、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企办副主任黎永梅重点关注涉及民生领域的各项举措。她表示,教育领域明确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对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将尽快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培养学生成为努力奋斗、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的新一代青年,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在产教融合实践中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陈松对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非常关注。他认为,这要求在治理中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强化法治思维,提升基层治理和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接下来,他将立足本职岗位,依托民建界别优势和政协委员身份,围绕江门经济社会发展与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实施。作为市侨都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他将带领团队进一步加强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升社会动员能力,积极助力江门构建“大应急”框架,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钟建基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