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都新篇:以侨为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0-30 07:32   

 

    开放是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康庄大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为新时代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日前,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聚焦用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江门现代化建设注入活力动力。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全国著名侨乡,对外开放一直是江门的突出优势和重要标识。2021年,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新一届市委深刻理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意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创新提出并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充分发挥530多万江门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战略资源优势,着力建设新时代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几年来,从制度创新激活全球要素流动,到在深化国际合作中挺膺担当,再到擦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传播窗口,江门以侨为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书写了开放共赢的侨都新篇。

    深化改革聚侨资侨智

    主动作为拓国际循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近年来,江门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着力建设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国家平台,提升侨都科技创新经贸合作功能,在有效激活全球要素流动、拓展国际循环等方面作出了江门贡献,也为自身接下来的对外开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深化改革,广泛凝聚侨资侨智,赋能江门高质量发展。江门坚持对标最优最好,主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借鉴欧盟、港澳营商环境理念和经验,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布局,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其中,2022年出台的《江门市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方案》,重点围绕投资便利化、强化要素支撑、激发市场活力三个方面,提出15项改革举措和8项省级协调支持事项,推动解决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关心的金融、人才、出入境、产业发展等问题;新建成运营的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等一批法律服务平台,让中外企业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国际化、专业化服务。这些举措切实增强了华侨华人、外企外商选择江门、扎根江门的信心。与此同时,中国(江门)“侨梦苑”等平台和服务载体建设高标准、大力度推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侨界高新项目落地、高端人才引入、创新资源汇聚。截至目前,全市侨资企业超4300家。

    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经济,江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CEP、“大桥经济”等重大机遇,建设大平台、畅通物流网,以高水平开放更好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从在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谋划建设港邑绿色产业园、深江经济合作区、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到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对欧洲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再到开通中欧班列、东盟班列,形成“海-铁-陆-水”多式联运的珠西国际陆港组合港,江门以大平台引大项目,以大开放促大合作,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持续积攒新优势、新动能,在服务国内国际发展大局中彰显了新的担当。

    积极融入国际经贸合作新格局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外贸是反映一个地方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针。充分发挥侨力,江门积极融入国际经贸合作新格局,推动更多高质量的江门产品不断走出去,近几年外贸始终呈现质升量稳、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江门对欧盟、东盟、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均保持正增长,对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保持快速拓展势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其他金砖国家的占比分别达47%、21.6%、13.4%。在这个过程中,从广交会期间江门籍侨领带外国参展商到家乡考察企业,到2025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上推出江门市世青发展中心与各地青年会全球采购平台,再到中拉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启用,侨力始终是江门扩大经贸“朋友圈”、推动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活水。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加强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深化贸易、投资、产业、人文务实合作,拓展绿色、数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近年来,江门充分发挥侨乡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中积极主动作为,在增进国际理解和合作中积极担当,用实际行动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落实“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方面,江门深化与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市的友好合作,在人文、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互利互惠、造福人民的交流合作,成为中所关系和地方交流的典范;作为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的家乡,江门为瑙鲁送去太阳能路灯等物资和现代化农业项目等援助,以实际行动帮助瑙鲁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重大标志性工程和深化多领域合作方面,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参与自主研发的打桩平台,为中国和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秘鲁钱凯港项目稳步推进立下汗马功劳;广东欣龙隧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孟加拉国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提供技术服务;2024年,面向太平洋岛国2024“一带一路”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在江门举办。以上种种都显示,江门在深化国际合作中的参与度日益增强。

    增强文化交流传播功能

    让侨都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窗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内涵十分丰富,人文务实交流合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在开放中交流文化、增进感情、推进合作、共享机遇。近年来,江门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加快建设新时代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中华文化交流传播功能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外国游客前来参观交流,通过侨都窗口,向世界讲述精彩的江门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

    “我对这里有特殊的感情,这次能够和亲人一同回到家乡,对我而言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也是一个非常动情的时刻。”2025年7月,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在江门寻根谒祖。其间,他为华侨的奋斗和奉献精神感动,也为家乡和中国的发展变化点赞:“这片土地的蝶变令我惊叹。看看这里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

    这是体现江门侨文化魅力的生动瞬间,也是中国故事从江门窗口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门以侨文化为纽带,着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从建成运营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赤坎华侨古镇等聚侨载体,到持续开展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少年中国说”、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等涉侨活动,从江门原创华侨主题电影《故园飘梦》在国外上映引起广大侨胞共鸣,到连年有海外华文媒体记者组团走进江门,越来越多的五邑籍乡亲及其后代回到江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血脉之情和文化亲情,感受江门的发展脉搏,关注乃至投身家乡创新创业发展。

    在“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故事中,江门也书写了具有侨乡特色的篇章。江门持续举办“拉美文化节”“东盟风情节”等活动,密切与拉美、东盟等地区的文化经贸往来。广大拉美、东盟侨胞和友人频访江门,通过侨乡江门窗口领略中华文化魅力、中国发展成就和彼此文化交融之美,并促进带动江门与拉美、东盟的经贸合作持续升温。

    此外,江门近年来策划开展的“中国侨都(江门)首届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系列活动、侨批展览活动,承办的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新质生产力助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江门)会议等高级别活动,从线上线下不同维度,让中华文化、中国理念从江门出发,传播得更广、更远、更响。

    开放,开放,再开放!具备百年对外开放历史的浓厚底蕴,拥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战略资源优势,依托“十四五”期间的扎实基础,江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必将在“十五五”时期书写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绚丽新篇。(曹乃付张茂盛)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宁园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