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场西路延长线南段的通车让周边居民的出行更加方便。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通讯员 袁美清近日,连通江侨路和篁庄大道的广场西路延长线南段正式通车,记者在现场看到,道路照明系统、交通标志标线等配套设施均已布设到位,车辆通行井然有序。曾经的“断头路”被打通,有效疏通了长期以来的交通瓶颈,有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近年来,蓬江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在高效推进广场西路延长线工程的同时,同步统筹周边环境整体提升,通过实施江侨路—篁庄大道周边配套设施提升项目,实现“一条路带动一片区、一片区惠及一方人”的综合效益,让城市发展的丰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从“民生所盼”到“协同破题”
据悉,江侨路和篁庄大道均为周边群众出行的重要通道,而打通两者间的“断头路”,有助于优化区域交通循环,广场西路延长线的开通自然也成了居民的共同期盼。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协同区人大、区自然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建管中心和交警等部门,到篁庄大道至星汇名庭、海逸城邦区域开展现场踏勘,全面摸排周边地形地貌、居民分布、交通设施、土地权属等情况。通过多轮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征拆量少、经济成本可控、并获得篁庄当地村民广泛支持的道路建设方案,并推动实施江侨路—篁庄大道周边配套设施提升项目,将其纳入蓬江区智慧化停车场建设改造项目,实现规划、资金、建设一体化统筹推进。
“在项目推进中,拆迁工作是最大的难题。我局联合环市街道办事处组建专项工作组,以‘听民意、解民忧、汇民智’为核心,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广纳民意,更好地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在走访期间,周边商铺店主、居民也同意建设方案,纷纷期待项目能早日动工,道路建成后既能方便出行,又能带动周边消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方案落地”到“区域蝶变”
方案确定后,广场西路延长线工程按北段、南段分区域推进。其中,北段重点修整路段中央绿地土丘,同步配套建设双向四车道,并在道路两侧规划停车位,精准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进一步拓宽通行空间,有效缓解区域交通拥堵;南段聚焦打通江侨路与篁庄大道的交通连接,在篁庄社区与丰乐公园之间修建两车道消防通道,且配套建设护坡挡土墙,保障道路安全与通行顺畅。
进入施工阶段,项目在工程质量与实用美观上同步发力。道路面层采用混凝土压花技术,既提升了路面美观度,又增强了防滑性能与耐用性,实现“实用与颜值兼具”。全线人行道则统一采用“现浇混凝土+压纹”工艺,保障行人通行的安全与舒适。经过8个月的建设,广场西路延长线南、北段全面完工,道路、给排水、交通、照明、绿化等配套设施同步完善,实现了“区域蝶变”。
“以前接孩子总得绕一大圈,早晚高峰还会堵车。如今路通了,出门也更加从容!”家住海逸城邦的李女士笑着说。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提升”
为全方位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在全力打通“断头路”的基础上,蓬江区秉持“一盘棋”统筹思维,将整治触角进一步延伸周边区域,以点带面实现城市环境优化升级。
在攻坚“断头路”过程中,同步统筹城市交通路网优化,将广场西路修复工作一并纳入整治中。广场西路作为城市交通要道,日均车流量大,道路车行道已出现坑槽、裂缝及沥青面层剥落等病害。为切实提升出行体验,后续计划采用沥青混凝土整体铺装方案开展修复,解决面层整体病害,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为市民打造安全畅通的通行环境。
在解决交通拥堵、卫生脏乱等核心问题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重点推进江侨路景观优化,在中间绿化带合理增种色彩丰富的植物品种,形成层次丰富、色彩变化明显的道路景观。为进一步拓展景观优化成果,后续该局将完善绿化景观提升工作,实现路段景观的连贯性与统一性。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完成篁庄大道(广场西路至丰雅路段)临时人行道整治的基础上,将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至丰乐路的人行道也纳入整治范围。未来也会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破解民生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