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圆满解决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12 07:34   

    “要是再这么耗下去,我们夫妻俩的名声也得受影响,太感谢两位法官了!”近日,当事人劳先生紧紧握住开平市人民法院赤水法庭黄法官和谭法官的手,语气里满是感激。一场牵扯近40万元借款、涉及两宗案件的民间借贷纠纷案,在两位法官的联手调解下画上了圆满句号。

    张华炽 劳剑弟

    故事回到2022年,劳先生因生意周转急需资金,其妻子吴女士以个人名义向好友陈某借了5万元,这笔钱直接汇入了劳先生的银行账户。此后,劳先生又多次以个人名义向陈某借款,金额从3万元到9.5万元不等,共计34万元。起初,夫妻二人每月都会通过劳先生的账户向陈某还款,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对还款金额、借款用途的记忆渐渐模糊,矛盾也随之爆发。

    2025年初,陈某一纸诉状将吴女士告上法庭,要求其偿还5万元借款及相应利息,此案由黄法官承办;陈某还另案起诉劳先生,主张其偿还34万元借款及相应利息,此案由谭法官审理。

    “拿到案卷时,我就觉得不简单,两宗案件的原被告高度关联,还款账户还都是劳先生的,这里面肯定有交叉。”黄法官看着卷宗,陷入了沉思。谭法官也有着同样的困惑:“陈某起诉劳先生的34万元里,是否包含了吴女士的5万元?部分转账到底是借款还是其他款项?这些问题不厘清,很容易出现误判。”

    “双方各执一词,债务错综复杂,分开审理不仅难以查清事实,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得让他们当面把款项一笔笔算清楚。”顺着这个思路,黄法官联系了谭法官。两位法官一拍即合,多次沟通案情,讨论“一揽子”解决方案,联动做好当事人的调解工作。

    随后,两位法官多次碰头梳理案卷,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逐一核对2022年至今的每一笔转账记录、借款凭证、还款记录,梳理出12笔关键款项的时间线和金额明细。在征得劳先生、吴女士、陈某同意后,两位法官组织他们当面进行调解。调解持续3个小时,经过两位法官的释法说理,三方都有了和解的意愿。同时,在法官的主持下,三方也厘清了债务情况。

    “其实我也记不清哪笔还的是哪笔了,就是觉得钱借出去了,心里着急。”调解过程中,陈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劳先生也松了口气:“当面算清楚,我们心服口服。”历经多轮协商,三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吴女士再偿还5万元借款,劳先生分期向陈某偿还15万元借款,陈某不再主张相应利息。

    “在基层法院,常见的调解模式是‘法院+外单位’‘法庭+司法所’,像这样两位法官跨案件联手调解的情况并不多见。虽然协调两案程序、组织调解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但能够实质性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这一切就有意义。”黄法官表示。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陈淑婷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