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吕中言) 为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视力保护认知,新会区正雅学校小学部近日举办“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活动。从知识讲解到趣味剧场,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全方位解锁近视防控的“关键密码”。
现场,来自新会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通过生动的类比,引领学生“走进眼睛内部”:把角膜比作相机的“透明镜头”,负责捕捉外界光线;晶状体则是“智能调焦器”,通过变形让我们看清远近距离的物体;视网膜则是“感光底片”,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让大脑“看见”画面。
针对“近视是不是突然来的”这一疑问,医生介绍了近视发展的四个关键阶段,即正常视力期、假性近视期、混合近视期、真性近视期,帮助同学们学会“早发现、早干预”。“原来近视是慢慢发展的!”学生们听完后,立刻和伙伴约定“课间一起去看远处的树”。
“只要单眼视力好,就不怕近视?”医生用实例打破了这个误区,强调双眼视功能的重要性:双眼视功能是指两只眼睛协同工作的能力,比如“看黑板不重影”“看书快速切换行不疲劳”“打球能准确判断球的位置”。如果双眼配合不好,即使单眼视力达标,也可能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期还会加重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