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座由旧粮仓改造而成的综合性文化空间成为冲蒌镇的新地标。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陈素敏 通讯员/冲蒌宣)青砖白墙间飘散着咖啡香气,高耸穹顶粮仓内陈列着生动展品。11月12日,位于台山市冲蒌镇示范主街大同路的圩镇客厅正式对外开放。这座由旧粮仓改造而成的综合性文化空间,以“最小干预”实现“最大传承”,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注入现代活力,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政务宣传、社交休闲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生动诠释了“百千万工程”在冲蒌镇的创新实践。走进圩镇客厅,灰黑的瓦顶,高耸的穹顶,无不诉说着昔日粮仓的岁月味道。如今,这里已焕发全新生命:前方仓区化为咖啡飘香的休闲空间,后圆仓区成为底蕴深厚的展览区域,相邻的仓库也改建为桌球室,为居民游客提供多元互动体验。
“我们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通过钢架加固、防潮处理等技艺,完整保留粮仓建筑特色。”冲蒌镇党委副书记李伟彬介绍,改造过程中特别注重保留挑高穹顶、灰瓦肌理等元素,运用现代设计语言打造工业风咖啡空间,让老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圩镇客厅内的三大展区各具特色:“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效展区作为核心部分,通过图文、模型等形式,展现冲蒌镇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领域的成效;侨文化展区借助华侨故事、侨刊等展品,深入挖掘地域发展的人文基因;特色特产展区则通过图文解说和非遗编织实物,展示冲蒌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冲蒌镇采用“政府引导、专业团队设计、知名品牌加持”的模式,组建资产活化专班,由镇属文旅公司全权运营,引入知名咖啡品牌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设计装修改造。镇政府累计投入约3000万元完善周边管网、停车等配套设施,为项目落地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
“冲蒌华侨众多,群众有喝咖啡的习惯和需求。”咖啡厅运营负责人袁渊表示,将文化气息融入休闲空间,既提升了服务品质,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元的生活选择。
如今,粮仓所在的老街片区被列为镇级美食经济培育重点。圩镇客厅的开放,为相邻的百年侨乡老街注入源源客流。镇政府计划通过“粮仓咖啡”引流赋能,串联沿街20余家传统餐饮老店,打造“一店一品”特色美食矩阵,形成“品咖啡、逛粮仓、吃美食”的文旅动线。
更值得一提的是,西坑强村公司进驻圩镇客厅设立农产品售卖区,不仅为村里开辟了稳定的创收渠道,更丰富了圩镇客厅的业态,让游客在体验文化与美食之余,还能带走一份乡土特色。
“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返乡冲蒌侨胞伍坚伟在恳亲会期间参观圩镇客厅后感慨道,“整个冲蒌变化巨大,令人深感震撼。”这处由旧粮仓蜕变而来的新空间,已成为凝聚乡情侨心、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这里不仅是文化展厅,更是冲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李伟彬表示,圩镇客厅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深挖冲蒌文化品牌、链接民生需求,探索出“文化传承、经济增效、群众受益”的镇域发展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