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发布
鹤山揽获一等奖等4项荣誉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14 07:33   

共和镇平汉交易中心造型独特。

共和镇平汉交易中心造型独特。

古劳“云龙竞渡”科技文旅中心项目效果图。

古劳“云龙竞渡”科技文旅中心项目效果图。

来苏游客驿站。

来苏游客驿站。

    近日,广东省“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发布,鹤山3个建筑设计项目凭借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与精准扎实的功能定位成功入选,一共揽获4个奖项。其中,古劳“云龙竞渡”科技文旅中心项目获一等奖,鹤山工业城(共和镇)平汉交易中心、来苏游客驿站获二等奖,来苏游客驿站还获特色类技术创新奖。

    这是鹤山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落实“双百行动”的重要成果体现,彰显了鹤山在提升乡村风貌品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上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鹤山将持续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乡村风貌品质,让发展成果惠及辖区企业、群众,共同绘就产城深度融合、乡村全面焕新的生动图景。

    鹤山3个获奖项目都有了哪些设计亮点?对鹤山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产城融合发展有怎样的积极作用?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通讯员 冯苑

    古劳“云龙竞渡”科技文旅中心

    文旅融合打造岭南水乡新地标

    古劳“云龙竞渡”科技文旅中心位于古劳镇大埠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重点支持的文旅融合项目。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与鹤山市合作推进,旨在通过科技赋能和文化传承打造岭南水乡新地标‌。

    项目由省驻鹤山市纵向帮扶组团提供专项支持,省粤科金融集团等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广州美术学院参与方案设计,华南理工大学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对原有海尾笃防汛楼实施拆旧更新,用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

    项目四周被自然景观与农业水田所环绕,视野极为开阔,生态与景观条件优良,为项目设计和未来运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设计中融合了低空经济和古劳水乡“云龙竞渡”传统龙舟文化,打造集文化展示、科技体验、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区域文旅业态,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创新引擎。

    此外,项目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如大埠钓鱼场、华侨城古劳水乡旅游区以及古劳水乡民俗风情展览馆等,不仅能够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还能形成文旅产业的联动效应,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推动传统村落向现代化文旅综合体转型。

    共和镇平汉交易中心

    从单一交易场到乡村“活力引擎”

    作为鹤山工业城(共和镇)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要载体,位于共和镇平汉村的平汉交易中心,突破了传统乡村建筑功能单一的局限,精准契合“工业提质、乡村赋能”的发展导向,打造推动区域联动的重要节点。

    做强枢纽功能,实现联动发展。平汉交易中心不仅是优质农产品展销的重要平台,还被定位为连接工业园与乡村的关键枢纽,既为园区企业打通优质农产品直供通道,又为村民拓宽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共和产”精准对接“共和销”。

    打造休闲客厅,服务产业人才。平汉交易中心独具巧思的“空中田园”屋顶设计,既服务本地村民的日常休闲,更致力于为园区人才打造一处融田园风光与交流互动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大幅提升共和镇人居环境品质与人才服务吸引力。

    塑造网红地标,提升城镇形象。平汉交易中心的造型颇具辨识度,成为展示共和镇美丽乡村风貌的重要窗口,让外界看到共和不仅有工业实力,更有魅力景致。

    来苏游客驿站

    “旧茶馆”里的乡村振兴“新算法”

    来苏游客驿站的获奖秘诀在于它精准的“微改造、精提升、强运营”模式,为乡村存量空间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共和方案”。

    据了解,来苏游客驿站在完整保留原有茶馆风貌的基础上,巧妙叠加特色农产品展销、长者活动场所、招工信息对接、千里步道推介等多重功能,打造了一个精准服务游客、村民、长者、求职者等各类群体的空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来苏游客驿站已引入咖啡店,与传统茶文化形成奇妙碰撞,推动乡村消费升级,吸引更多年轻客流。

    来苏游客驿站还创新设计了“来哥”“苏妹”原创IP形象,让来苏村的形象变得可亲、可记、可传播,为未来农文旅产品的开发与品牌推广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陈淑婷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