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朱磊磊 皇智尧) 11月15日,五邑大学举行乡梓广场落成仪式与十友楼修缮启动仪式。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红武,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代表,五邑大学校领导、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仪式。
当天落成的乡梓广场以“乡梓”为核,由邑大校友共同捐资建设,旨在纪念海外侨胞与港澳同胞支持办学的桑梓情,弘扬爱国爱乡的传统美德,激励在校学子铭记“饮水思源”。广场中心建有“乡梓广场”字样石碑,石碑两旁建有圆弧形景墙,墙上记录着五邑大学建校以来广大支持办学人士的历程。乡梓广场不仅提供了一处供师生休憩、交流的校园空间,更是一座联结侨胞与家乡、校友与母校、历史与未来的“精神地标”。
同期启动修缮的十友楼,由10位旅港邑贤于1995年共同捐资1000万港元兴建,1997年落成,现为校史馆、国际会议厅及多功能中心,是学校学术交流与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作为4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友楼修缮工程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保护历史建筑的关键举措。学校将坚持“修旧如旧、保护优先”的原则,在修缮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十友楼的历史原貌和特色元素,做到尊重历史、还原旧貌、科学评估、最小干预,在守护好建筑本体和历史价值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其使用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文化展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