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的江门,虽已吹起丝丝凉风,但广大五邑侨胞热烈的乡情却不减分毫。时隔两年,台山又迎来了她的归乡游子们。在11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台山宁阳会馆(同乡会)联谊大会(以下简称“联谊大会”)上,近千名台山籍侨胞跨越山与海,共话桑梓情。
从耄耋老者到朝气新侨,从事业有成的侨领到拼搏奋进的青年企业家,走过24个年头的联谊大会不断壮大乡亲队伍。在这场经济、文化、情感盛会中,处处能听见乡音叙说着乡情、讨论着家乡发展的前景。
乡音再叙
“侨”见家乡新变化
“每次回来,家乡的变化都让我眼前一亮。”望着窗外宽阔整洁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加拿大域多利台山宁阳总会馆主席陈振沛感慨万千。今年96岁的陈振沛是台山三合人,在海外生活多年,但乡音未改、乡情未减。多年来,他一直是家乡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还记得第一次从广州回来,要坐五六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路又窄又颠,沿途都是低矮的瓦房;现在高速公路、高铁四通八达,市区里高楼林立,商场、公园、体育馆一应俱全,基础设施比很多海外城市还要完善。”虽然时常有机会回乡,但陈振沛坦言,每次回来都被家乡的高速发展所震惊,“家乡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就像变魔术一般,总是有新的惊喜。”
向海而兴的五邑人走出去、归乡来。借着联谊大会的契机,台山籍侨胞共同见证江门“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的新成果,共同感受活力迸发、自信开放的新台山、新江门、新广东。
多次回乡参会,苏里南台山商会常务副会长李灿俊都会跟随联谊大会的脚步走访许多地方。看到五邑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深深感受到家乡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内心满是亲切与温暖。“看到交通网络发达、环境宜居宜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真的非常开心。”他感慨地说。
加拿大魁北克省台山宁阳会馆会长钟启诚也是联谊大会的常客。“每次回乡都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谈到家乡的新发展、新变化,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立刻变得神采奕奕,在他看来,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台山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以前去广州要三四个小时,现在坐高铁约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大湾区内的互联互通越来越便捷,这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钟启诚表示,家乡的民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越来越完善,侨胞们回来生活、创业都非常方便,这也是我们愿意推荐更多海外亲友返乡发展的原因”。
牵线搭桥
双向奔赴共促侨乡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联谊大会已成为同乡团结联谊的交流盛会和促进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
作为联谊大会的发起者之一,陈振沛对大会有着特殊的感情。“2001年第一届大会举办时,大家聚在一起,更多的是叙乡情、话思念。今年的联谊大会不只是单纯的交流,更有对家乡发展前景的研讨,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切的事。”陈振沛说,随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联谊大会的规模也逐年扩大,吸引了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侨胞参与。乡亲们通过联谊大会组织的活动,更好地了解了家乡的发展状况,共谋商机。
“现在的联谊大会,不仅是大家团圆的平台,更是大家了解家乡、反哺家乡、赋能家乡发展的重要契机。每次我都会带着海外亲友回来,让他们切身感受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家乡的巨大变化,很多人都被家乡的发展潜力吸引,纷纷表示想要返乡投资。”陈振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台山籍乡亲回乡发展、为家乡建设出力。
对此,钟启诚也有相同感受:“向全世界推荐家乡,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尤其是推动海外华裔青年与家乡的联系,持续组织寻根之旅,带领海外出生的华裔青年回到台山,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
“我们不仅要自己记住根、不忘本,还要让下一代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侨乡精神,因此我们要为海外华裔青年和家乡青年搭建交流平台,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钟启诚说。
作为海外侨胞的新生力量,华侨华人新生代正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推动经贸往来、促进技术合作、扩大海内外友好交流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朱伟成是第二次参加联谊大会,作为一名在巴西打拼的侨胞,他一直关注着家乡的产业发展。“江门的小家电、摩托车等产品在巴西市场很受欢迎。”朱伟成说,近年来,他明显感受到家乡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江门制造”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这让他看到了家乡企业的成长和自信,“我们会继续推动江门企业与巴西的深度合作,同时也会带动巴西的优质资源回流家乡,实现双向共赢。”
乘着大会的东风,侨乡与侨胞再次“双向奔赴”,广大台山籍侨胞将更紧密地联结起情感的纽带,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携手并进、共赴未来。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张茂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