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1月28日至30日在江门举行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18 07:33   

    江门日报讯 (记者/蔡昭璐 通讯员/江仁轩) 11月17日上午,2025年广东省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暨粤港澳青年咖啡师技能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江门举行,通报大赛总体情况和特色亮点,回答多家媒体记者提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刘剑莉出席发布会。

    据介绍,大赛以“‘咖’聚侨都·技能‘啡’粤”为主题,将于11月28日至30日在江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举行,旨在推动咖啡师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弘扬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氛围,搭建高水平、开放型竞技平台。

    本次大赛有三方面显著特点:一是大赛是全省级别最高的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邀请港澳单独组队参加,赛事规模和参赛队伍实现突破。二是大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培训—竞赛—评价”人才培养链条。三是大赛聚焦“赛创产”融合,打造“就业—创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国(江门)咖啡消费产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咖啡门店数量迅速增长,咖啡产业繁荣兴旺,发展空间广阔。全国城市咖啡门店排名中,江门每万人拥有的咖啡店数量居全国第五位,形成遍地开花的消费场景。

    活动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及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商务局等部门和粤港澳多地咖啡行业协会配合支持。

    □答记者问

    希望通过办赛实现“三个引领”

    记者:本次大赛是广东省举办的全省性级别最高的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举办这个赛事基于哪些考虑?为何选择在江门举办?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刘剑莉:通过高规格举办全省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我们希望实现“三个引领”:一是引领行业标准建设,为咖啡师技能评价树立“省级标杆”,推动建立规范、统一、科学的行业技能体系;二是引领人才技能提升,大赛对标高级工职业能力要求,通过“以赛促评、以证促技”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三是引领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大赛选拔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并带动咖啡文化与文旅、文创等业态深度融合。江门拥有深厚的咖啡文化底蕴、坚实的全产业链支撑以及成熟的区域协作机制,在此办赛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咖啡师职业能力、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更能充分发挥侨都资源优势,为广东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记者:目前大赛筹备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配套的特色活动?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观看比赛、参与活动?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克勇:目前,赛事场地、赛程、技术文件均已确定,23支代表队、67名选手、27名裁判将参与大赛活动。除了核心赛事,还精心策划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咖啡师技能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涵盖三类特色活动,市民朋友可到现场观赛、观展和参与各项体验活动。

    一是“咖”人市集——组织开展“即学即会”手冲咖啡公益课程等活动,并邀请20多家粤港澳代表性咖啡企业及技工院校,集中展销咖啡豆、非遗文创等各类商品。

    二是“咖创馆”——在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二楼,举办侨都咖啡精品展等活动,打造咖啡文化展示与技艺交流的多元平台。

    三是“啡来不可”——组织来江新青年人才和港澳青年组团来到活动现场开展研学体验,开展“寻觅心动咖啡角”主题打卡活动,进一步激活咖啡消费与文化互动。

    记者:在全省上下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作为大赛举办地,开平如何通过“咖啡+文旅”融合模式,为比赛选手以及观众提供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体验?

    开平市委常委,开平市世遗风韵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杰文:本次大赛是开平展示“咖啡+文旅”融合成果、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的重要契机。

    开平创新打造了“世遗咖啡漫旅”主题巴士,串联自力村、立园等五大景区;同时,积极培育“村咖”经济,将旧粮仓、侨宅等改造成青年热衷的特色咖啡店。

    为营造“宾至如归”的赛事氛围,开平市推出“参赛专属礼遇”,选手、裁判及工作人员可享文旅区门票、合作民宿等系列优惠。赛事期间还将组织侨乡特色文艺展演、设置文化微展览,搭建“创业互动平台”,开设侨乡文创集市。

    推动产业与人才互促共赢

    记者:江门已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节”,受到业内广泛关注。江门在推动产业和人才互促共赢方面有哪些探索?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肇贤:江门正积极打造咖啡产业与人才互促共赢生态。一方面,深耕产业沃土,筑牢人才发展根基。江门已形成从“豆子”到“杯子”的完整产业链,上游有食品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咖啡企业21家,年产能超6000吨,出口量占全国2成以上;中游聚集300余家咖啡器具生产企业,年产值超20亿元;下游建成成熟的服务体系,助力超2万家咖啡店开拓市场。截至2025年10月底,江门市存续咖啡类经营主体超1900户,年销售额超5亿元。

    另一方面,以赛为媒,打通产业与人才互促通道。通过创新引入WCBC世界拼豆师大赛等国际赛事,有效提升了行业水准,并造就了一批获得国家级赛事奖项的优秀人才。下一步,江门将推进中国(江门)咖啡消费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集生产、研发、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记者:江门作为“中国侨都”,在联合港澳培养咖啡技能人才方面有哪些探索?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克勇:江门积极联合港澳开展咖啡师培养评价,致力于打造“中国咖啡师之城”。一是推动跨境技能评价互通互认。江门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粤港澳咖啡师“一试三证”评价机制,截至2025年10月底,已有102人次获得咖啡师粤港澳技能证书。下一步,将推动“一试三证”模式的社会化推广,并试点开展技师级别评价。二是着力构建多元培训体系。建设了集培训、考核、竞赛于一体的专业化实训基地,2023年至今累计培训8452人次。

    未来,江门将开展咖啡师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江门相关职业(技工)院校开设咖啡相关专业或课程,大力推动“咖啡创业一件事”,提供创业全套服务;举办“中国侨都咖啡节”等各类活动,持续扩大“侨都咖啡”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王雪晴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