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达德小学校长李杨威:
以“青杉文化”润泽生命成长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19 07:33   

达德小学校长李杨威在介绍“青杉精神”。

达德小学校长李杨威在介绍“青杉精神”。

    在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达德小学校园,多棵百年南洋杉历经风雨,依旧挺拔苍翠。它们如同沉默的守望者,见证着侨乡教育的薪火相传,也凝视着这所百年老校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这些被师生们亲切称为“百年青杉”的巨木,不仅是校园的地理坐标,更升华为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文化脊梁。

    “达德小学‘达于理想,德才兼长’的办学理念,与青杉的气质高度契合。我们以‘青杉精神’为脉,以‘五项工程’为翼,让教育回归生命成长的本质。”达德小学校长李杨威站在树下,目光笃定。在他眼中,青杉象征着向上生长的坚韧、包容万象的胸怀与扎根沃土的担当。如今,这“青杉精神”正与开平市教育局推动的“五项工程”同频共振,孕育出独具特色的“青杉文化”品牌。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青杉之冠

    五育共生育栋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绽放出自信、快乐的笑容。”李杨威道出了“让学生笑起来”工程的核心理念。达德小学以青杉精神为脉,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贯通,如同青杉茂盛的树冠,为每一株“小杉苗”提供多元成长空间。

    学校通过“国歌高声唱”行动涵养家国情怀,通过“我是小帮手”“水滴石穿”行动培养习惯与毅力;开设“青杉树洞信箱”和心理漫画课程,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借由家校联动的“青杉护苗计划”和“亲子青杉节”,共同构筑起爱的成长屏障。即便是作业,也变身为探索性的“杉林作业”,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拥抱自然。

    青杉之根

    德润初心赋能成长

    参天青杉,源于深扎沃土的根系。李杨威将教师团队比作“青杉之根”。“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唯有根系茁壮,方能滋养参天大树。”

    师德是根基。达德小学定期举办“青杉师德讲堂”,组织公益送教支教,用榜样的力量擦亮教师的初心底色。专业成长是养分。“青杉名师工作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跨区域的“城市杉林联盟”以及“益教行动”,为教师搭建起多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达德小学还积极借助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青杉之干

    智启未来思维奔涌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干”。达德小学紧扣“让课堂活起来”工程,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达、德、青、杉”四大课程体系,如同青杉挺拔的主干,支撑起学生通往未来的知识阶梯。

    “‘达’课程培养国际视野;‘德’课程厚植家国情怀;‘青’课程锤炼强健体魄与劳动能力;‘杉’课程激发创新思维。”李杨威如数家珍。这一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壁垒,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灌输,而是充满活力的探索。在这里,课堂是思维奔涌的场域,孩子们被鼓励成为问题的发现者与未来的创造者。

    青杉之叶

    体美共融活力绽放

    达德小学每天两小时的阳光运动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学校自创的“青杉乒乓球操”“青杉粤韵操”,将地方特色与体育锻炼完美融合。在百年青杉树下举办的“大树艺术节”,孩子们用落叶拼贴艺术,用画笔描绘树影,自然之美与艺术灵感在此刻交汇。

    达德小学尤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开平本地的“金声狮鼓”非遗项目,学校开设了手工课堂和“鼓舞少年”培训,组建了“红豆粤剧团”和“青杉狮鼓团”。铿锵的锣鼓声与稚嫩的呐喊声交织,岭南文化的基因在新生代的血脉中悄然律动。

    青杉之绿

    环境育人美育无声

    青杉四季常青的绿意,浸润着校园的每个角落。达德小学践行“让校园靓起来”工程,让一草一木都成为无声的“德才导师”。

    “青杉园”“院士园”等文化景观错落有致,杰出校友甄永苏院士的事迹激励着莘莘学子。“我是青杉守护者”行动让孩子们亲手认养树木,测算碳足迹,在实践中理解绿色生态的内涵。富有侨乡特色的碉楼窗花装饰着教室,使校园成为一座微型的侨乡文化博物馆。

    秋日余晖为百年青杉镀上金边。李杨威感慨:“百年青杉,是我们教育初心的鲜活注脚。在这里,‘五项工程’与‘青杉文化’交融共生。”

    “达于理想,以青杉之志擎起未来;德才兼长,以百年底蕴育时代栋梁。”李杨威表示,学校将继续让教育如青杉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最终蔚然成林,奔赴教育的诗与远方。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王雪晴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