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西村是江门市重点支持建设的110个绿美乡村示范村之一,2024年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单。

位于樱花河堤边上的揽月亭,与揽月池、大昆仑山和小昆仑山遥相呼应。

去年,在乡贤的大力支持下,对井水龙进行了修缮,周边铺了石板、种了绿植,以及装了抽水机及水龙头,方便村民取水。

樱花河堤位于城西村范屋、谢屋村,是进入七瓮井景区的必经之路。特约摄影师欧蕊荣 摄

陈白沙景观石是城西村的网红打卡点。

村道漂亮了,不少骑友从沙坪骑行到城西村,呼吸这里清新的空气。

如今,城西村的基础设施从“有”向“优”升级,人居环境由“美”向“精”提质。

杜鹃园原是村中一处闲置地。去年,在绿美行动中,村民自筹资金,平整了土地,种植了多种杜鹃花,增设了石刻,使这不起眼的角落变成了姹紫嫣红的休闲观光点。

揽月池是城西村打造乡村景观的代表性项目之一。通过发动本村华侨和乡贤助力,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建成。
昆仑山下,阡陌连片。走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鹤山市鹤城镇城西村,道路宽阔平整,大路两旁,一边是田野风光,一边是村居井然。
城西村紧邻昆仑山,村庄依山而建,独特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气息造就了优越的文旅资源,拥有昆仑山、马耳山等自然景观和鹤山红茶制作技艺、客家山歌、花炮庙会、鹤山狮艺等非遗技艺。
近年来,城西村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坚持在党建领航、多方参与和产业提升方面下功夫,深挖客侨文化资源,打造“鹤起昆仑”田园综合体和“锦绣城西”文旅品牌,走出了一条生态赋能、文化兴村的特色发展道路。
每逢花期,城西村的樱花大道总会出现在市民游客的朋友圈。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只有一条小河、一片河滩。近年来,城西村以打造“一步一花海”为核心目标,系统构建多层次、多时序的观赏体验,强化“赏花经济”的景观基础与品牌特色,重点打造1.2公里樱花大道、百亩油菜花海等特色景观,年均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西村以打造宜居家园为目标,积极联动各方力量,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面貌持续焕新。据统计,近年来城西村累计投入超3000万元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不仅完善了村道、篮球场、文化室、公园等基础配套与乡村景观,还针对性开展提质改造——对忠心岗村道实施河堤加固、道路拓宽及三面渠重修,部分村道硬底化、配备健身器材,让村民生活更便利、休闲有去处。
此外,城西村还以鹤城镇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整合7公顷撂荒地打造了油菜花海、葵花田,盘活撂荒地发展“稻田+渔业”“稻田+研学”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转型,让闲置土地焕发新活力。
城西村的一系列举措取得显著综合效益,村庄实现了生态蝶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在经济效益方面,城西村依托绿美生态基底发展的文旅产业蓬勃兴起,樱花大道火爆“出圈”,“锦绣城西”成为典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2年的28万元增至2024年的58万元,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日前,城西村成功入选广东省乡村绿化第二批典型案例,成为江门首个入选该典型案例的村落。城西村不仅是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还是广东省森林乡村、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
(图/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文/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