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服务助推跨境企业发展
聚焦“小切口”赋能企业“跨境无忧”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25 07:33   

税务工作人员到跨境企业了解相关诉求。

税务工作人员到跨境企业了解相关诉求。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通讯员 江瑞轩 罗芬芬

    近年来,江门通过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精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显著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度、全力畅通陆路国际货运通道等系列举措,正加速成为连接海内外、要素高效流动的开放枢纽与共赢平台。

    在此过程中,江门税务部门立足本地实际,聚焦“小切口”,通过打造“跨境无忧”税费服务体系和深化“税+侨”服务体系,持续擦亮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税路通·粤通四海”跨境税费服务品牌,助推跨境企业发展。

    加速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协定协同机制

    此前,江门税务部门在落实外资企业“项目长制”、服务江海区港资企业华生电机(江门)有限公司时,企业反映其母公司华生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华生电机”)在接受税收协定待遇后续管理时,要在深圳、江门“两地跑、重复查”,希望能够有更加便捷的处理方式。

    针对企业诉求,市税务局在广东省税务局指导下,迅速联动深圳市税务局,加速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协定协同机制——通过共享征管信息,对香港华生电机提交的材料进行联合审核,实现“一地提交、两地互认”。

    “深圳、江门两地税务部门把审核流程化繁为简,未来3年我们公司无需再重复提交资料,就能踏实地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办税成本也有效降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税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温度。”香港华生电机中国事务总监关女士拿着三方签订的备忘录,为此次大湾区“全域通办”的便捷体验点赞。

    这是深江税务落实“涉税诉求直通车”机制,积极响应跨境经营企业发展需求的缩影。如今,深江两地税务部门落实的“涉税诉求直通车”机制也在持续扩围升级,降低两地企业的办税成本,让涉税事项办得更快、更好、更准。“目前深江两地税务部门已在超60个办税服务厅组建专人团队,为两地纳税人提供跨区域经营涉税费服务,持续打破地域壁垒、提高办事效率。”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个性化、高效率诉求响应

    为更好服务跨境经营企业办理综合复杂事项,江门税务部门始终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持续提升“走出去”企业综合服务团队“一站式”服务质效,快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近期,上市公司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综合服务团队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其在境外投资地的技术服务、员工跨境任职、跨境资金融通等方面的问题。“税务部门及时响应并处理我们跨境经营遇到的复杂涉税问题,公司可以放心地‘走出去’扩大经营版图。”对综合服务团队的跨部门高效协作机制,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先生专门为服务团队送上写有“税力护航精准快,卓越服务暖企怀”的锦旗。据统计,该综合服务团队成立以来,江门税务部门已累计为“走出去”企业解答上百个问题。

    除了依托综合服务团队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诉求响应,江门税务部门在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办理方面也持续提速。今年以来,市税务局实现《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全程网上办,实际办理时长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平均3.5个工作日,最快仅需27个小时,提速达84%,“走出去”纳税人办理证明开具业务的时间大幅缩短。

    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侨企侨胞涉税难题

    “侨”是江门最亮眼的名片,江门现有侨资企业超4300家,占外资企业数量超8成,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资总额超3300亿美元,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服务侨资企业,让更多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江门税务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先后推出“侨资贷”“侨企贷”等优惠利率金融产品,为纳税信用良好的侨资企业提供专属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侨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已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超17.17亿元。

    为掌握侨资企业和华侨华人的涉税情况和诉求,江门税务部门还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首创“侨资企业总览看板”和“华侨华人诉求看板”。“我们通过‘看板’抓取全市侨资企业涉税数据,实时掌握侨企经营情况,分类分级处理侨胞侨企涉税费诉求,集成分析总结同质化诉求的成功经验,实现涉侨数据高度集成、涉侨任务高维统筹、涉侨反馈高效闭环。”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目前“看板”已收集解决诉求破千条,助力税务部门服务对接侨资企业和华侨华人超1400人次。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继续以“小切口”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让“跨境无忧”成为常态,为大湾区建设贡献更多江门力量。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