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行AI赋能学生艺术测评
“人机协同”开启美育评价新篇章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1-26 07:33   

江门首次将AI技术应用于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全过程。

江门首次将AI技术应用于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全过程。

学生正在进行艺术测评。

学生正在进行艺术测评。

    近日,江门市2025年中小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圆满落幕。作为全省首个在全市范围系统推行艺术素养测评的地级市,江门首次将AI技术应用于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全过程,以“人机协同”模式覆盖全市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通过智能测评云平台实现艺术知识考查与技能展示精准落地,标志着江门美育评价迈入“技术赋能、素养导向”新阶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通讯员 杨建婷

    人机协同

    测评效率大大提升

    本次测评依托“中小学艺术素养测评云平台”构建全流程数字化体系,“人机协同”成为核心特色。音乐学科歌曲演唱环节,AI系统通过实时音频捕捉,对音准、节奏、流畅度等数据毫秒级分析并生成客观评分;美术学科中,学生绘画经扫描上传后,AI先完成图像识别与特征分析,并结合教师线上双评,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测评于11月17日至21日以随堂形式开展,学生在计算机室或语音室完成测试,单日可完成数千名学生集中测评,保障全域覆盖效率。

    测评打破传统单一理论考查局限,构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维体系,基础知识占40分,基本技能占60分,聚焦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在AI技术支撑下,音乐测评可分析音色稳定性、情感表达流畅度,美术测评能量化色彩搭配、创意表现,配合教师对艺术感染力的评价,让学生个性化艺术表达充分展示。“音乐部分太有意思啦!不光能唱歌,还可以录歌——录完马上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要是觉得没唱好,比如某个地方跑调了、声音太小了,还能重新录。”江海区景贤小学学生冯诗琬说。“这个测评系统功能太强大了!”鹤山市实验中学学生谢雅芯说,“不仅测评高效精准,快速生成反馈,还能记录成长。”

    这一模式不仅获得了学生的认可,老师们也普遍很欢迎。江海区景贤小学音乐教师黄丽仪表示,这一技术应用不仅提升了测评效率,更为艺术教育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了数据支撑,为教学优化提供了依据。

    从试点到全域

    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公平公正”

    江门的AI美育测评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9年,我市便启动艺术素养测评试点工作,逐步探索“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多元体系,构建起涵盖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六大维度的指标框架。2024年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江门成为全省三个艺术测评试点城市之一。此次全域推行,正是在试点基础上的“升级突破”。

    此次测评首次实现全市所有区县无差别全覆盖,偏远乡村学生与城镇学生使用相同测评标准和AI评价系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评价”。AI技术解决了传统人工评分效率低、地域差异大的难题,全流程线上化不仅降低组织成本,更确保评价标准统一。鹤山市址山中学学生郑冯时特别欢迎这样的测评,她说:“艺术测评不止考技能,还关注审美感知和创造表达,而且线上测评非常便捷。”

    江门的率先实践,正推动广东美育评价从“软任务”向“硬指标”、从“经验判断”向“数据支撑”、从“部分覆盖”向“全域公平”转变,为新时代“五育并举”落地提供了生动的“江门样本”。在去年底开展的“广东省中小学艺术素养测评试点交流活动”中,全省11个地市教育部门代表实地观摩鹤山多所学校“人机测试”现场,江门模式获普遍认可。

    江门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度挖掘测评数据价值,通过AI系统为学生精准画像,优化课程与个性化指导;持续完善“1+N中心”美育模式,将“人机协同”融入日常教学,鼓励学生上传原创作品、参与线上展演;同时加强美育师资AI技术应用培训,形成“测评—分析—改进—提升”闭环,持续引领学生美育评价改革,为“五育并举”落地提供实践支撑。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