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李淑珩) 11月24日,“智汇南粤·科普远航—2025年院士专家广东校园行走进江门”开平分会场活动举行,进一步普及前沿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
据悉,作为2025年江门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吸引900余名开平市中小学生参与,通过院士报告、科技宣言、专家讲座、互动问答等环节,带领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营造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校园氛围。
“大家知道宇宙有多大,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吗?”活动中,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胡一鸣走进开平市第一中学、开平市风采实验学校,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天琴计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带来《是谁,在拨动天琴?》讲座,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天琴计划”,以及如何利用“天琴”更好地理解宇宙,探索宇宙的奥秘。讲座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听了胡教授的讲座,我了解到‘天琴计划’是一个非常宏伟的计划,感受到了科学家的伟大,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开平市第一中学学生刘永森听完讲座后感触颇深,表示日后会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努力学习知识,不断钻研,争取长大后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光学教授刘翠红走进开平市长师附属小学和开平市金山中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有趣的互动,为学生带来《光电技术与人类文明—小眼睛看大世界》主题科普讲座。“这次科普讲座跨越中学、小学两个学段。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电科学,我从大家都熟悉的‘眼睛’这一精密的光学系统切入,循序渐进地回顾光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实际应用、前沿研究与未来趋势,引发孩子们思考。”刘翠红说。同学们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中,渐渐领略了光电科学的魅力。“这次科普讲座让抽象的光电知识变得易懂,不仅能够让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好奇,还给我们中学物理老师教学备课提供了指引和启发。”开平市金山中学物理教师凌细勇说。
此次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感受科学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为推动开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开平市将继续深化科普教育工作,搭建更多优质平台,助力青少年在科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