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敖转优)6月19日,开平市在赤坎镇举行潭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活动,投放鱼苗约370万尾。这是开平市连续31年向潭江增殖放流,持续推动母亲河生态健康和水质环境。
这次放流活动地点选在赤坎镇教伦中学至开平一中之间的潭江河段。活动现场,参加活动人员用水桶盛起一桶桶鱼苗,在码头上将其放流回潭江。活动通过现场宣传等方式,发动广大义工和渔民参与鱼苗增殖放流,树立保护母亲河、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
开平市历来高度重视潭江生态环境和水质保护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潭江水域生态环境和水质持续改善。从1989年开始至今,开平市已连续31年开展潭江鱼苗放流活动。放流的主要品种有广东鲂、鲤鱼、鲮鱼、鳙鱼、鲩鱼等5个优质品种,向潭江投放鱼苗总计约370万尾。
持续性开展的生态修复增殖流放活动,对恢复潭江鱼类种群数量,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潭江水质资源,促进潭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的同时,对于修复潭江广东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加强渔业资源养护,促进渔民增收,实现渔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