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江门要学习深圳产业发展组织方式的创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二要发挥工业应用场景、数据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三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江门应迅速抢抓国家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机遇,紧抓“双通道”历史机遇,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加速崛起壮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制造业已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应把握制造业产业链重构机遇期,学习深圳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的改革,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立柱架梁。
一要加快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构建中微子领域的国际科研高地。要深化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战略合作,积极延伸和扩大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集聚、科学普及等方面的作用,更好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团队、链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要强化服务保障,加快推进中心探测器等设备安装,支持实验室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和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推进中微子科普馆规划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外青少年科普研学基地。
二要加快推动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全力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双碳”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也是江门抢占科技创新战略高地的关键之举。要加速整合香港科技大学、深圳航天工研院、国家能源集团、华为公司、中创新航等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优质科研资源,组建高水平科研队伍,开展硅能源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生态碳汇与碳资源利用、碳捕集与封存、双碳政策与系统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求实现低碳、零碳、负碳重大技术突破。要联合新会新能源产业园和台山电力装备产业园,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实验室+产业园”政产学研融通发展新模式,全力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
三要“五维一体”布局安全应急“新蓝海”,打造安全应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端平台。要加快完善“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全力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示范基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迈进提供坚实的安全应急保障和支撑。要以“落地江海、立足江门、依托湾区、辐射港澳、服务全国”为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打造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新标杆。拓展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布局、应用场景,为全市建设应急产业综合示范区提供创新驱动和智力支持。
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新型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江门要学习深圳产业发展组织方式的创新,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根植性、先进性、特色性、品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盾构机、传感器、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推动中创新航做大做强,巩固行业地位,力促重点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升规入统,逐步显现产业的规模效应。
二要发挥工业应用场景、数据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以产业集群为切入点,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方案,加快布局新制造业生态系统,推动产业链资源共享、协同制造,提升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的规模效应。聚焦“数字化服务”“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资源化”和“数字产业化”四大方向,以技术集成为途径,以场景应用为重点,赋能江门市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培育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标杆示范项目进行奖励。
三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以绿美江门生态建设为抓手,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金属制品、造纸、小家电、摩托车、食品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加快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步伐,让绿色低碳成为制造强市的鲜明底色。推动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高碳排放行业开展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企业电力消费调研,鼓励通过电力市场购买绿色电力,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协同联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江门可通过跨领域、跨产业、跨集群的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学习深圳跨区域产业链条的打造方式,优化江门的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创新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协同联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一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从提供产品和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推动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充分发挥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重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布局上游产业,通过外引内联等方式,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形成自主可控、层级合理的产业体系。
二要发挥“链主”企业的聚合带动效应,支持“链主”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谋划产业集群科技强链工程,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建设国家和省企业技术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夯实企业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和技术创新中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围绕江门的15条重点产业链,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夯实产业基础高级化根基。集成整合和优化配置大企业闲置资源及大中小企业闲置生产能力,深化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大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效率。
三要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强化各县(市、区)间产业分工协作。支持东西部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产业有序转移,探索构建特色突出、错位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梯队,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支持和指导各县(市、区)强化主导产业培育,结合地区优势产业、专业镇、特色产业园区壮大一批“小群”“短链”,打造一批特色产业载体,推动蓬江区、恩平市加快建设华南激光谷、智能装备产业园,新会区加快谋划打造珠西智能传感器科技园,以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带动江门产业实现弯道超车。(丁丹,市委党校科研办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