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11-18 07:2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江门作为传统职业教育强市,即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为落实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本文结合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的办学实际,提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分析建议。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预测:“随着少子化现象日趋严重,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会萎缩,部分办学质量不高,又无特色的高等学校会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认为,我国应建立大学淘汰机制,每个高校都应认真思考自己今后的定位,特别是对那些招生占比大、社会需求少的非优势学科,要坚决调减招生计划。目前陷入生源危机的学校,主要是在第三批及之后批次,包括民办的本专科院校和部分公办的高职高专院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于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建议

    江门要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职业教育体系,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政府、学校均应该有所作为。

    政府层面:第一,要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建设产业与专业信息共享平台。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应“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比如,我们可以建立江门高职院校产业与专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并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场动态牵头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为高职院校优化专业提供前瞻性信息;再比如,通过资源分配杠杆,促进专业“优胜劣汰”,并要加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投入力度。第二,要推进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加强产教融合。建议江门市教育局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联合牵头,进一步通过江门本地高校和当地龙头企业加深产教融合,促进专业与产业之间的融合联动,要特别聚焦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以及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未来产业,逐步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第三,要加大投入,加强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了历史性的快车道。该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面向市场,推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鉴于江门市“十四五”规划及产业发展趋势,江门市高职院校需要持续保持现有品牌专业、骨干专业、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等优势专业的稳定性,加大投入建设好“双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等省域高职院校。

    学校层面:第一,要优化专业设置,构建科学动态调整专业的机制。江门市的高职院校,要紧跟江门市“十四五”规划,紧贴产业需求,打造江门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水平专业。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专业重复性建设。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建议专业发展方向应符合江门产业急需的省级高水平专业,与本市其他院校同质化、重复度高的专业适当减少,如学前教育、音乐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应将相关专业资源向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倾斜,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第二,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格局。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连接点,是职业教育诉求与产业需求得以有效表达的载体,高职院校需要依托专业的合理布局来回应区域龙头产业需求,实现面向产业办学。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本质、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强基固本、分类培养、优化结构、智能赋能、开放互鉴”的总体思路,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供需匹配和协同发展机制,奋力建成自强卓越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助力江门产业高质量发展。

    (谭晓玉,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