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起,在江门开放大学指导下,江门陆续构建起地级市“红树林”学院—县(市、区)“红树林”学院—中心城区街道(社区)“红树林”学校、教学点的三级办学架构。“红树林”学院肩负着江门开放大学探索新办学路径助力转型发展的使命。首先,要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办学;其次,要密切联动社区,开展送教入社区活动;第三,要主动承接政府办学任务,提供百姓满意的教育。
“红树林”学院是江门开放大学以老年教育为主要方向的二级学院,以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基础,以校企合作项目化管理为运作方式,致力打造一个具有侨乡特色,公益性、普惠性、适龄化、品牌化的学习平台。在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开放大学体系如何拓展全民终身学习各类内容及服务,探索高质量、可持续、能复制的新型老年教育的转型发展道路,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总结的重要课题。
开放大学作为国家老年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办学体系和资源平台等各种优势,可以极大满足“银发群体”的终身学习的各类需求,需要增值提效、主动作为,成为老年教育优质的供给方。
转变观念
聚焦生命质量推进老年教育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积极老龄化”被定义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构建了由健康、参与和保障三大支柱组成的实施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基本框架。积极老龄化视域下,我们要转变观念,聚焦生命质量推进老年教育。
第一,必须明确我国社会已进入老龄化阶段的观念。民政部《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需要积极面对老龄化带来的新挑战,这既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各地开放大学面对的机遇。
第二,必须明确乐龄乐学是“银发力量”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内在需求的理念。当前,我国“银发力量”主力军的社交需求迫切、学习欲望强烈,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第三,必须明确开放大学的使命与终身教育密切相关的理念。开放大学的成立是加快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全民学习”的基本原则,可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其中也包含老年教育需求。目前,我国各地开放大学与老年大学是共建办学模式,以江门开放大学为例,同一校区,分别有“江门开放大学、江门老年大学、江门社区大学、江门市老干部大学”多块牌子。面对巨大的老年教育市场需求,江门开放大学亟需转变办学观念,思考如何激活、承接本地的老年教育市场,让老人继续享受学习,提升生命质量。
深耕“银发市场”
探索办学新路径助力转型发展
为顺应积极老龄化趋势,2021年起,在江门开放大学指导下,江门陆续构建起地级市“红树林”学院—县(市、区)“红树林”学院—中心城区街道(社区)“红树林”学校、教学点的三级办学架构。“红树林”学院肩负着江门开放大学探索办学新路径助力转型发展的使命——
首先,要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办学。“红树林”学院触角延伸至全市各街道、养老院、福利院、义工组织,构建了一张网联老年群体的“大网”,可满足企业宣传、推广品牌、产品的需求。企业愿意与“红树林”学院展开合作,譬如2024年3月16日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就联合“红树林”学院在东湖公园举办关注“世界青光眼日——明亮迎未来”义诊;2024年4月初,香港映美控股总裁欧国伦就企业产品与老年教育、银发经济等关系到江门开放大学考察交流,助力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
其次,要密切联动社区,开展送教入社区活动。社区既无资源又缺场地,较难解决老人求知乐学的巨大需求,“红树林”学院依托开放大学体系,可以提供庞大的师资、丰富的资源和宽敞明亮的专业课室,是老年群体终身学习的优质供给方。我市社区干部乐见“红树林”学院将乐龄活动送到“家门口”。譬如今年重阳节前夕,“红树林”学院以“敬老月”活动为契机,深入白沙街道丰乐社区,给长者送上贴心的慰问品,了解他们精神生活需求;“红树林”学院携手江南街道合作共建社区教学点,开设了声乐、气功八段锦等课程,深受老人欢迎。
第三,要主动承接政府办学任务,提供百姓满意的教育。教育部2023年9月发布《关于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强调要推动各种教育类型、资源、要素多元结合,调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江门开放大学“红树林”学院处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交会的“十字路口”,特殊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融合“打通”。2024年秋季,江门开放大学“红树林”学院响应市政府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开设五大类(艺术类、声乐类、乐器类、舞蹈类、康养类)22门课程(书法、钢琴、古琴等),这些都是老年朋友喜欢的保留课程,学费300—600元/学期,课程科目、收费标准等都是根据老年朋友量身定做。“红树林”学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协助政府,共建“学习型社会”,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同时,主动分担政府办学压力,做好政府参谋和教育支持,探索开放大学新的办学模式。
形成合力
满足老年群体对高品质终身教育的需求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对象包括全年龄段的居民,第一学龄阶段包括了幼儿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第二学龄阶段包括了专科、本科、研究生阶段,第三学龄阶段包括了在职阶段和退休阶段。因此,老年教育在国际上也被称为“第三学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体现了一个国家终身教育质量的水平。
目前,我国对第一、第二学龄的教育高度重视,相比较而言,对于第三学龄尤其是老年教育的投入则比较少。许多人仍停留在老人退休就应该“带孙子、做家务、散散步”的认识上,没有上升到“终身教育”“教育强国”的高度,导致对老年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要反思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共筑普惠、乐学的终身教育体系。
首先,地方政府需要结合本地经济、人口、教育水平、文化特点等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好国家的政策,每年按比例或人口数为60岁以上老年朋友拨付办学经费,向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比如开放大学“红树林”学院)购买教育服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学员提供学费减免、学习用品资助等,确保老年群体能够享受到老年教育的机会,促进老年教育的公平性。
其次,开放大学须理顺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老年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其教学内容、对象、方式、目的与过往的经验不同,开放大学也要从头学起,“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江门开放大学的社区教育部和“红树林”学院,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学校当前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是符合现实的合理选择,可以更好整合力量、集约资源推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
再次,解决老年群体可自由支配的能力矛盾,促进教育类消费。老年时期,收入大幅下降,主要依靠中年时期积累的财富和养老金等来维持消费。老年群体为应对养老和可能发生的医疗花费,不得不压缩非必要消费,“教育类”消费是否成为老年群体必需的消费项目,取决于其收入中的“可自由支配”份额。“红树林”学院实行“盈亏基本平衡”的项目化运作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只要学费收入能够基本支付老师课酬以及一般性成本就开班办学,这样的运作方式相对稳健,且能够满足部分老年群体的需求。但是,具体运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班级因为一时达不到收支平衡就只能暂时搁置的情况。建议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对开放大学老年教育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补贴,激发学校提供更多的老年课程和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这是推动老年教育实现公益性、普惠性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老年教育的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终身教育的发展程度,开放大学在终身教育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须与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形成合力,办好老年教育事业,共同推进“红树林”学院内涵建设,为老年群体提供公益性、普惠性、适龄化、品牌化的学习平台,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群体对高品质终身教育的需求。
(柯华杰,江门开放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