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居珠三角第二
为经济大盘回升向好注入金融动力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2-07 07:27   

    近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获悉,2024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450.97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二,年内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项存款余额7692.19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位居珠三角第四。金融总量指标保持平稳增长,为经济大盘回升向好提供了稳固有力的金融支持。

    江门日报记者 陈倩婷

    货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上级行和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加强与市政府办公室、江门金融监管分局的联动,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落实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推动江门主要金融指标平稳增长,信贷投向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持续推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落实落细,促进全市货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2024年,全市支农支小再贷款共投放100.16亿元,同比增长11.8%,资金运用量居全省前列;投放再贴现23.15亿元,支持涉农、小微、民营企业的票据占比超95%;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银行贷款累计投放9.55亿元;累计审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5422.09万元,撬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54.22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逾1000亿元

    推动科技金融与“制造业当家”互促双强。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联合市有关部门打造全省首个“数字+科技+普惠金融”首贷户对接3.0版本;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发布全国首个质量金融地方标准;推动超2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2024年末,全市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2.0%和47.7%。

    绿色金融助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推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印发《江门市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库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试行)》;成功推动落地全省首笔“联合贷款+利率挂钩节水目标+第三方绿色认证”节水贷;指导构建“3×3”工作机制,实现首次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整县政府屋顶发展光伏项目。2024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023.89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0.4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提质扩面。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指导银行机构做好个体工商户“星火贷”普惠金融扶持项目,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2024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94.30亿元,贷款户数超过5.78万户,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贷款户数分别为1.41万户、3.38万户和9849户,普惠小微贷款惠及众多市场主体。持续深化全国首个地级市“三资平台”数据金融应用项目,并通过“三资平台”促成涉农融资笔数94笔、发放贷款7812万元。以“信用+产业”方式大力推进信用村建设,其中,以“整村授信”方式向694个信用村授信共计147.1亿元。2024年末,江门市涉农贷款余额1710.24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6.5%,总量保持全省前列。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

    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迅速推动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多项房地产金融优化政策在江门落地落实。多措并举优化房企融资配套环境,促进房企开发融资止跌回升。

    2024年末,全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0.93亿元,增量排全省前列;全年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更好满足居民住房信贷资金需求;完成全市近35万笔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预计每年可向居民家庭让利约5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0%,增速高于全省7.6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持续推动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指导银行机构根据政策利率变化,推动融资成本稳步下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指导优化同业存款自律管理,规范利率市场有序竞争。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创新打造“再贷款+财政贴息”“再贷款+续贷专项资金”等联动模式,引导银行机构为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2024年,全市新发放企业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