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起至6月30日,全国个税汇算清缴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对于江门的双职工家庭而言,如何在夫妻间合理分配子女教育、房贷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以及为年终奖选择更优惠的计税方式,成为近期办税大厅和社区咨询的热点。记者调查采访发现,通过精准规划扣除项目和计税方式,部分家庭可节省数千元税款。那么,双职工家庭夫妻如何合理分配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会更划算?年终奖两种计税方式该如何选择?掌握两项核心技巧,就能让家庭税负“轻装上阵”。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夫妻如何合理分配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在蓬江区某企业工作的张永为最近算了一笔细账:他和妻子月收入分别为2.5万元和1万元,女儿在读小学,每月需还房贷1000元。按照子女教育和房贷利息两项每年合计3.6万元的扣除额度,若全部由张永为扣除,可享受20%税率的节税效应,全年节省7200元;若夫妻各分摊50%,妻子仅能享受10%税率,家庭合计节税5400元。“把扣除留给高收入的一方,一年多省1800元,够给孩子报一门兴趣班了。”张永为的算盘,正是税务部门提倡的“高税率者优先”原则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子女教育、房贷利息、赡养老人等项目允许夫妻选择一方100%扣除或双方50%分摊。由于我国个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越高的一方适用税率越高,同等扣除额度在高税率区间节税效果更明显。以子女教育每年2.4万元扣除为例,20%税率方扣除可节税4800元,10%税率方扣除仅节税2400元,差距一目了然。
不过,这一原则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江海区经营个体工商户的李嫣然夫妇遇到了特殊情况:两人年收入均为16万元,同属20%税率档。若丈夫单独扣除2.4万元子女教育费,其应纳税所得额降至13.6万元,税率降至10%,但速算扣除数的变化导致家庭总税负反而比分摊扣除高800元。“多亏我们求助了税务人员帮我们用个税App试算,才发现平分扣除更划算。”李嫣然感叹,“税率降档时要算清速算扣除数的账,不能只看税率高低。”
由此可见,夫妻分配扣除前应先测算双方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若一方扣除后可能导致税率跨档(如从20%降至10%),需对比两种分配方式的实际税负。
年终奖怎么计税更划算?
“年终奖发了5万元,到底怎么计税更划算?”在江门一家外贸企业工作的高磊点开个税App反复比对。他将自己的收入输入DeepSeek后,AI为他算了一笔账:若将5万元年终奖单独计税,适用10%税率,应纳税4790元;若与全年20万元工资合并计税,整体税率升至20%,应纳税15080元,比单独计税多缴1810元。“单独计税省下来的钱,刚好够给父母买台新空调。”高磊说。
据了解,年终奖可选择“单独计税”或“合并计税”两种方式。单独计税时,年终奖除以12个月确定适用税率,避免与工资薪金合并后“拉高”整体税率;合并计税则适用于日常工资较低、年终奖占比不高的情况,可利用综合所得的费用减除和专项扣除降低整体税负。在江门工作的中学教师吴蔡欢则属于相反情形:她全年工资25万元,年终奖3万元,合并计税后,3万元奖金被分摊到20%税率区间,比单独计税节省900元。“经过咨询,税务人员告诉我,我的工资已经‘填满’了低税率档,奖金合并进去不会额外增加高税率部分,确实更划算。”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两手准备”——在个税App里分别填报两种方式,系统会自动算出退补税金额,直接选更省钱的即可。记者注意到,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将延续至2027年年底,纳税人每年都可根据收入变化灵活选择,切勿因“嫌麻烦”错过节税机会。
此外,记者在体验时发现,个税App的“预填服务”已实现90%以上信息自动导入,纳税人只需核对收入、扣除项目即可完成申报。2025年新增的“个人养老金扣除管理”功能,更让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市民享受“一键填报”便利。个税汇算清缴不仅是“查漏补缺”,更是家庭税务规划的“黄金期”。对于纳税人而言,在6月30日前,花上半小时梳理夫妻收入结构、测算扣除分配方案、对比年终奖计税方式,就能让政策红利精准“落袋”。如需帮助,可拨打12366热线或关注“江门税务”公众号获取定制化指引,让个税汇算真正成为家庭的“省钱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