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廖显辉
抗战时期文艺战线上,台山籍的8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成员——雷石榆、林焕平、陈白曙、伍孟昌、黄日东、林基路、黄新波和陈洪潮,以诗歌、木刻、话剧等文艺形式为武器,将作品转化为唤醒民族精神、鼓舞军民斗志的重要力量。
抗战期间,他们积极投身文化救亡活动。雷石榆于1933年留学日本,参与“左联”东京分盟工作,主编《诗歌》杂志,积极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林焕平在1930年6月加入“左联”,九一八事变后,他通过暨南大学学生会发动师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陈白曙于1932年参加“左联”,坚决拥护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同年加入“左联”的伍孟昌,曾出席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秘密召开的“远东反战会议”。黄新波1933年加入“左联”,创作并发表了大量抗日题材的木刻和漫画作品。林基路于1934年春赴日留学,加入“左联”东京分盟,并担任中共东京支部书记,于1937年6月回国投身抗战。此外,共产党员黄日东和陈洪潮也在中共东京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这一群体所体现的“忠诚于党、信念坚定,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以身许党、奉献爱国”的革命精神,具有深远的精神传承价值。他们的实践表明,文艺创作必须扎根时代、服务人民;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心魄的强大精神纽带;知识分子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以文艺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与征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罗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