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崧股份的部分防蚊灭蚊产品。

小崧股份的防蚊灭蚊行动早已融入日常生产。图为员工正在清理草丛。
近期,小崧股份生产车间在夜晚灯火通明,全力赶制灭蚊产品支援“前线”。——这家从侨乡江门以小家电起家的上市企业,一边开足马力生产蚊拍、灭蚊灯,保障市场防蚊需求,一边在厂区里细化消杀、清理积水,用实际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走进小崧股份生产车间,机械臂将细小的电子元件精准嵌入蚊拍框架,工人正忙着组装多功能蚊拍,折叠处的挂钩部件在流水线上有序流转。“我们做灭蚊产品20多年了,从最初的基础蚊拍,发展到现在带计数功能的智能款。”企业市场部经理曾晓燕拿起一款刚完成组装的成品演示,拇指轻推开关,白色灯光立刻亮起,“这档能当小夜灯,起夜不用摸黑;切换到UV模式,紫色幽光就能诱蚊。”她指着机身侧面的数字显示屏介绍,“一晚上灭多少蚊子都能数出来,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特别喜欢这种直观的设计。”据介绍,该公司年销售灭蚊电器产品逾15万件,近期本地商超的补货需求明显增加。
这些“灭蚊利器”早已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销售的产品全部符合3C标准,出售到欧美则要通过当地的安全认证,检测项目比国内多十几项。”曾晓燕拿起一个蚊拍告诉记者,“你看这款蚊拍使用了三层网面,拥有双重防护,确保安全不漏电。”她透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夏季的销量每年都稳步递增,“今年基孔肯雅热在全球流行范围扩大,这些地区防蚊产品的订单量有了明显上涨。”
作为本土企业,小崧股份的防蚊灭蚊行动早已融入日常生产。厂区绿化带旁,保洁人员正用铁耙仔细清理落叶堆,掀开地砖缝隙检查是否有积水——这是企业防疫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定下的每日必修课。“我们专门成立了应急小组,门岗标配了测温仪,便民柜里整齐摆放着驱蚊液,员工或访客随时都能取用;车间角落的置物架上,灭蚊片、蚊香按班组数量分装好,每周由组长统一领取;所有下水道井盖上也都挂着倍硫磷缓释剂。”总务部经理李焕芬介绍道。
“仓库是堆放物料最多的地方,我们在每个仓库都挂了AC灭蚊灯。”李焕芬指着头顶的设备说,这些灭蚊灯和销往海外的款式一致,整夜亮着的紫色灯光既能捕蚊,也给夜班工人添了点光亮。
“灭蚊是我们的老本行,更要守好自家防线。”李焕芬的话道出了企业的担当。当前江门市仍在深入开展“两清一灭”大行动,小崧股份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这些带着江门印记的“灭蚊利器”,既守护着本地厂区的安全,也正漂洋过海,为全球防蚊战提供支撑。
(文/图 傅雅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