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一灯饰厂老板面对困境不服输
“不忙时”跑网约车“想多认识人”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10-27 07:33   

面对困境,郭继南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寻求出路。

面对困境,郭继南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寻求出路。

郭继南展示网约车订单。

郭继南展示网约车订单。

    夜幕到来,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郭继南熟练地点击手机屏幕,接下了今天的第一单网约车行程。“工厂不忙的时候,我就出来跑网约车。”江门创业者郭继南平静语气的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与坚韧。

    郭继南在蓬江区荷塘镇经营着一家灯饰厂。该工厂最高峰时年产值达9千万元,近年来却受行业影响,业绩骤然下降。面对困境,他没有放弃,而是寻找突围的方向。“跑网约车不只为挣钱,更是想多认识人,说不定会有转机。”没想到,郭继南真的在跑网约车的过程中给工厂带来新订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倩婷

    进入照明行业

    郭继南来自贵州遵义。他16岁到广州打工,24岁开始创业,28岁进入照明行业,其中在中山某知名照明企业做过司机、采购、主管、厂长等岗位。2006年,32岁的郭继南再次创业,创立中山市科顺照明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灯饰行业,做灯带、点光源、投光灯等户外亮化领域。

    凭借精准的市场判断,郭继南的灯饰厂很快步入正轨。然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当时一位美国客户下了逾600万美元的订单,要求一周内完成出货。”郭继南回忆说,为了赶工,他三天内将团队从50多人扩张到300多人,并大量购入原材料。

    郭继南清晰地记得,2008年10月,就在货物即将发出之际,美国客户受金融危机影响,突然取消订单,他的货也出不去了。“货压在仓库,欠供应商的款却要付。”因为这一单,郭继南的灯饰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那段日子,郭继南白天强打精神工作,晚上在家辗转难眠。但即便在艰难的时刻,他依然坚持付清了所有工人的工资。

    后来,郭继南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振作起来,不能光靠着等客户结清货款。他开始全国各地跑订单,接到订单就找其他厂家合作生产,一点点积累资源。2011年3月,郭继南终于重整旗鼓,在古镇重新建厂,专注生产路灯。

    见证行业浮沉

    随后的几年,是郭继南创业的“好时光”。他的路灯生意主要面向工程项目,业务稳定。2018年,他将工厂从中山古镇迁至江门荷塘,创建江门市森圳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圳照明”),规模进一步扩大。

    “我们认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保持科技创新领先一直是我们公司发展的重点核心,我们要在之前的基础上研发更多的配套产品。”森圳照明自成立以来,专业生产市政、乡村、文旅、智慧、景观亮化照明,可全方位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该公司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多位光学家作技术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寻求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开发出高品质的产品,并为客户提供可靠、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2011年,森圳照明成功承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绿色发展光伏照明项目;2019年,又接到了北京冬奥会的照明订单,企业实力得到市场认可,发展驶入快车道。

    但很快,行业的冬天来了。“这几年,工厂在走下坡路。”郭继南表示,主要是行业普遍存在的债务问题。“以前合作的工程公司,有60%因为资金链断裂关门,欠的货款很难收回来。”

    面对困境,郭继南不得不作出调整,把厂房从8000多平方米缩减到1000多平方米;固定工人从原来300多人减至10多人。

    白天要谈订单、管生产,晚上还要对着账本算到深夜。有时候,郭继南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想起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己,心里又酸又涩。可第二天早上,他还是按时出现在工厂,笑着跟工人说:“没事,咱们慢慢来,困难总会过去的。”

    寻找前进方向

    在困境中,郭继南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想着放弃,而是寻找前进方向。首先是产品转型,从单一的路灯生产,转向以景观照明为主的产品结构,聚焦网红打卡地、文旅景区等新兴市场。“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去网红打卡地,文旅景区也在搞灯光秀,那些有艺术感、能营造氛围的景观灯成了新需求。”他带着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设计,有时候为了一个灯的造型,会跟团队熬好几个通宵,图纸改了十几遍才满意。“我们要跟上时代,不能守着老路子不变。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看到太阳能路灯既环保又符合政策导向,郭继南又立刻调整生产线,开发太阳能路灯产品。哪怕前期投入大,他也咬牙坚持:“只要方向对,慢一点没关系,总有一天能看到成果。”

    凭借科技创新,目前森圳照明已拥有国家专利8项、正在申请的专利含3个发明专利、7个实用新型专利、8个外观专利,技术实力实现行业领先。近年来,该公司已先后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8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认证,连续2年公示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

    产品转型的同时,过往的欠款教训让郭继南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现在一手交货,一手收钱才干。”可这样的谨慎也让他流失了不少订单,企业生存压力依旧很大。

    订单缺口怎么补?郭继南把目光投向了网约车。从去年开始,只要工厂不忙,他就会开网约车接单,至今已在平台上完成了1428单,最远去过湛江、茂名、汕头等城市。

    没想到这看似无奈的选择,却带来了商机。今年春天,一位乘客上车后随口提了一句话:“最近负责的道路要装灯,还没找到合适的厂家。”郭继南立刻来了精神,一路跟对方聊产品质量、安装服务,最后还顺利对接上了工程。

    郭继南认为,森圳照明对比同类公司,优势主要在于“两新”——技术新和模式新。在商业模式上,森圳照明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森圳照明专注“市场—技术—资本”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商的概念,并在商业运作上作了一定的布局。“未来,路灯将不仅仅是路灯,而是会成为城市的数据入口,将智慧照明、WIFI、视频监控等功能集于一身,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

    如今,郭继南的工厂慢慢有了起色。郭继南表示,森圳照明的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一横一纵”:纵,就是在智慧照明技术上专注,一直会精耕细作;横,就是在行业跨界上灵活,不断发现蓝海。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日益兴盛,森圳照明将加快产品与系统向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扩大解决方案定制领域,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真正落地。目前,森圳照明正在逐步参与到智慧路灯这个领域,比如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这对公司的发展是一个新的契机。

    夜幕降临,郭继南的手机又响起了新的网约车订单提示音。他仔细调整了一下后视镜,准备前往接客点。“我是个普通的创业者,没什么大本事,但我知道,遇到困难不能逃,得扛起来。只要我不放弃,总能找到出路。”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宁园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