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面对重大发展机遇,我市必须立足全局、科学谋划,为未来实现更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推动经济布局由“J”型向横“T”型转变。加快融入珠江口东岸强辐射圈。推进“江门—深圳”点对点交通体系建设,实现一小时通达,优化高速网络连接南沙、前海、横琴等地。加快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区,承接珠江口东岸产业外溢;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精准招商补链强链;加快城区沿江门大道南向延伸发展。对标珠江口东岸城市的制度型开放经验,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合作模式。
二是联动珠海共建广东沿海经济带大门户。和珠海统筹黄茅海两岸空间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珠西新增长极。共建海洋集群,联动广海湾与高栏港,发展临港经济。整合两市及周边滨海旅游资源,共建“南海浪漫之旅”。合作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建立跨区域环保机制,推进流域治理与生态保护。
三是精耕空间腹地,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采取跟随策略,跟踪全球科技与湾区产业动向,聚焦产业链中游,快速切入成熟领域。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高端制造配套基地。培育本土骨干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优化产业生态。
文/图 黎禹君 罗志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