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打造各具特色的场馆
筑文化之窗 展侨乡风韵

 来源:  发表时间:2025-09-18 11:13

台山市博物馆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华侨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台山市在多个公共文化场馆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项目。
台山市以公共文化场馆为核心,充分发挥创意,开发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是台山的文化地标。
台山的文博场馆建设全面开花,因地制宜打造出多元、各具特色的展陈空间,构建立体的文化展示矩阵。

    漫步台山,矗立的洋房如忠诚的历史守望者,镌刻着侨乡的深刻印记;错落的骑楼似悠扬的市井民谣,流淌着温暖的烟火气息。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是历史与现实的深情对话;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岁月的动人故事。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台山作为岭南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华侨精神的当代诠释者,融合了广府文化的雅致、侨乡文化的厚重、非遗技艺的精妙、建筑艺术的瑰丽、饮食文化的醇香以及体育精神的昂扬,共同构筑了一个多元、独特的岭南文化体系。

    本报今日起开设“岭南侨韵·台山故事”栏目,聚焦台山的岭南文化根脉,探寻台山如何以创新之法,保护与发展好侨乡建筑、银信侨批、广东音乐、非遗技艺、饮食民俗等文化瑰宝,如何建设好、利用好公共文化场馆,使之成为讲述台山故事的重要窗口,为岭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敬请垂注!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海外青年循着展陈溯源乡史,寻根文化记忆;全国气排球赛事,观众借观赛之机读懂侨乡,感受城市脉动;各地学者专家以文博为媒展开交流合作,共谋发展新篇……

    近期,台山多个文博场馆人气持续升温,一场场文化互动活动成为激活台山历史底蕴、凝聚海内外力量的生动实践。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城市公共文化场馆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台山,这座岭南城市,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侨乡风情,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场馆,它们不仅是台山岭南文化根脉的展示窗口,更是台山做好城市文化传播的关键力量。

    目前,台山正通过多元公共文化场馆,以系列文化互动活动,焕发城市文化传播的新活力,展现其在文化传承、交流与创新方面的独特魅力。

    因地制宜 构建立体文化展示矩阵

    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变迁与文明发展的综合性窗口,它通过文物展陈、历史遗迹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脉络。近年来,台山的文博场馆建设全面开花,因地制宜打造出多元、各具特色的展陈空间,构建立体的文化展示矩阵。

    “台山的文博场馆不仅布局在城区,还在端芬、川岛等镇设置了体现当地特色的场馆,充分展示了台山不同区域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增强了台山全域旅游的延展性。”台山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加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台山市围绕华侨文化、“海丝”文化、银信文化、非遗技艺、红色文化、排球文化六大特色,已建成台山市博物馆、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广东台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台山银信博物馆、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博场馆,它们各展所长,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本土与外地的文化桥梁,帮助参观者深入理解一方水土的精神内核。

    其中,台山市博物馆作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宛如一部立体的台山文化史书,屹立在台山城区。馆内珍藏数千套文物,涵盖台山历史变迁的方方面面,生动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该馆的建筑本身极具特色,由华侨捐建而成,这一独特的背景体现了侨胞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反哺。这座建筑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存在,更见证了华侨心系家乡、支持家乡建设的赤子之心,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感受到侨乡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是台城南新区的文化地标,是由台山市博物馆管理的一座专题性历史博物馆。该馆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记忆,既讲述华侨故事、传承侨乡文化,展示华侨奋斗史和家国情怀,也是连接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情感纽带和文化交流桥梁。

    台山银信博物馆位于端芬镇海口埠,馆内藏有1000多封珍贵的银信,设置“圆梦之旅”“银信速递”“家庭最大”“情系桑梓”“复兴之梦”“文明之魂”六大板块,让参观者深入了解台山海外华侨银信的缘起、递送、历史作用以及五邑先侨出海谋生的发展史,传承华侨爱国爱乡的精神。该馆所在的海口埠是广府人出洋第一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台城街道历史文化街区,集保护、传承、培训、研究、展示功能于一体。该馆以原东风电影院为主体进行改造,外观突出侨乡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展示面积约800平方米,共有36件各级非遗展品,设有“邑食为天”“镂月裁云”“妙韵欢影”“八音雅乐”“侨埠百节”五大主题展区,涵盖台山侨乡特色饮食、手工艺、体育、舞蹈、音乐、节庆等内容。

    广东台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川岛镇,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川贸易岛为展示对象,以“樯连四海,音达中西”为展示主题,以大洲湾遗址(又称“花碗坪遗址”)等为展示本体。该馆与位于海陵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相呼应,系统展示台山上川岛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往来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人文价值。

    多方协作 大力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近日,一场主题为“明代台山海洋史新探——以乌艚、横江船为中心”的学术讲座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举行,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段雪玉应邀担任主讲,为现场的历史文化爱好者、青少年学生梳理东莞乌艚、新会横江船两种海船运货载盐的历史。

    “台山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快速,积极搭建各类学术平台,让专业学术课程走进寻常百姓家,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段雪玉对台山的博物馆事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并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未来能与台山市博物馆开展更为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携手推动区域海洋史研究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台山的华侨史丰富多元,古代史同样底蕴深厚。我们期望借助讲座、调研、考古以及展览活动,将台山的古代史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台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台山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冯浩然介绍道。

    近年来,台山市博物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打造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众多专家学者纷纷走进台山,通过博物馆搭建的平台,开展学术分享活动,将大学课堂“搬”到台山,为市民带来一场场知识盛宴,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学术知识储备。这不仅是台山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力实践。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台山与文博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质升级。以台山市博物馆为核心,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传播文化、拓展知识的新场景。一系列高质量展陈以及学术课堂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可触可感,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方面,台山市博物馆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讲座和学术研讨会。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同探讨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路径,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台山本土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台山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绽放独特魅力。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台山学子的历史文化教育,台山市博物馆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与台山一中、台山侨中等学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该馆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近期成功举办多场展览进校园巡展活动,为多所中小学校带来涵盖历史、文学和科普的丰富展览内容。通过政校合作,双方在历史文化传承、教育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家乡侨校的历史文化,感受华侨对家乡的卓越贡献,凝聚强大的侨力量。该馆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通过工作人员走进台山一中带来文物修复初体验课程,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近距离了解文物、认识身边的文物,感受文物修复的魅力。这一创新举措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落到实处。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台山的不同文化,台山在多个公共文化场馆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项目。在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市民、游客可亲身感受八音班的精彩演奏。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大家学习演奏简单乐器,沉浸在广东音乐的独特韵味中。自开馆以来,不少群众“组团”前来参观,深入了解台山的民俗风情,加深对台山的认识,感受别具一格的岭南文化。这些非遗项目的展示,凸显了民间艺术在侨乡的活态传承,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该馆还与当地社团紧密合作,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和技艺传承活动,让非遗项目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先生在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看到关于广东音乐的介绍后,感慨道:“我本身是广东音乐爱好者,现在对台山更有亲切感了。”李先生特意在全运会气排球项目比赛期间来到台山支持广东队,观赛之余他还前往历史文化街区游玩,参观了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收获颇丰。

    台山市通过多方协同共进,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拓展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让台山本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产业融合 推动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

    2025年春节推出“灵蛇献新瑞 ‘博’动新中式”系列活动,包括侨乡生活展、蛇文化联展及游园等特色活动;元宵节推出观影、猜灯谜活动;端午节推出“非遗跃动 童心织梦”才艺展演、“诗舟童韵 字载双节”古诗“打卡”活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活动精彩纷呈,除了吸引本地市民,不少游客也前来沉浸式体验台山风俗民情,感受岭南文化魅力。

    2021年,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更是其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当一座博物馆华丽转身,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文旅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台山的不少公共文化场馆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们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带动旅游业发展。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参观公共文化场馆,深入了解台山历史文化。

    近年来,台山市还以公共文化场馆为核心,充分发挥创意,开发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将台山市博物馆、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台山银信博物馆等串联起来。游客沿着这条线路,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深入了解台山的华侨历史文化,感受侨乡的独特魅力。

    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台山市博物馆与旅游机构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共同策划推出旅游线路和推广活动。近日,该馆组织萌娃搭乘复古铛铛车“新宁号”开展研学活动,侨乡建筑观赏、非遗寻宝、榫卯体验和知识抢答等互动环节精彩纷呈,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华侨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铛铛车上,孩子们兴奋不已,分享自己的收获:“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台山和华侨的历史知识!”“我们赢得了很多奖品,非常开心!”家长们表示,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台山的城市脉络,加深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认识,在学中玩、玩中学,对台山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台山市通过打造多元公共文化场馆,构建立体文化展示矩阵,并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推动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不仅让公共文化场馆焕发新的活力,更为做好城市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台山市将继续加强公共文化场馆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的文化内涵和服务水平,同时,进一步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与国内外公共文化场馆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台山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李万兵 )

蓬江区文化馆:让文化艺术触 ...

    一直以来,市区的江华路和水南路一带是人们觅食购物的好去处,而蓬江区文化馆就藏身在这片喧闹的老区中,让市民热闹之余,也有一个安静的场所休闲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