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喷气时代:歼-5首飞

 来源:中国国防报  发表时间:2020-09-16 15:34

编号为“中0101”的第一架国产歼-5战斗机。

歼教-5教练机。

    1956年7月19日,我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歼-5的原型机由试飞员吴克明驾驶成功首飞,该机全部采用中国自制零件制造组装,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歼-5战斗机是根据苏联研制的米格-17F型战斗机仿制而成。苏联在1953年授权批准我国的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该型号战斗机,此后不久我国就开始了仿制工作。

    歼-5采用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机动性好、火力凶猛、生存力强。机身为金属结构,体积小,重量轻。歼-5在机体外型上非常类似在朝鲜战场上取得辉煌战绩的米格-15战斗机,但仍有很多不同。相较于米格-15,歼-5(或者说米格-17)虽然也采用了后掠翼,但后掠角由35度增大到45度,进一步提升超音速性能;机翼上增加了一片翼刀达到每侧三片以提升低速性能;使用改进版的VK-1F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其推力更大、响应更快,歼-5使用的是VK-1F的国产仿制型号涡喷-5。至于武器系统则是米格系列战机早期的“传家宝”,即一门37毫米机炮加两门23毫米机炮,火力凶猛且威力强大,37毫米炮弹可以在飞机上撕开一个近1米的口子,23毫米炮弹则可以在机体上撕开一个近半米的口子。而同时期,美制喷气式战斗机多装备12.7毫米航空机枪或20毫米机炮。不过,歼-5的武器系统也有缺陷,那就是备弹相对较少。

    歼-5战斗机不仅成为一个时期内我国国土防空的中坚力量,而且让新中国迅速接触并掌握了喷气机时代的入门技术,让中国一步到位步入了喷气机时代,虽然米格-17仍有很多不足,但通过仿制米格-17,我国不仅得到了飞机的设计制造数据,更得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这一内一外的技术对新成立的新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航空工业也一步跨入了喷气时代,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歼-5进入部队服役后,迅速承担起了国土防空任务,空军、海军都曾使用歼-5击落过国民党军队及美军的战斗机,其战绩单不仅有F-84、F-86这样同时代的喷气式战机,也有美军F-4B这种更先进的重型战斗机。歼-5战机面对先进的敌人,凭借飞行员的顽强以及灵活的战术,多次取得以弱胜强的战绩。

    歼-5系列中产量最大的为教练型歼教-5,在全面掌握歼-5制造技术后,沈飞开始承担更先进的歼-6战机的研制任务,落后一些的歼-5便不再大量生产,转而改进设计,研制出歼教-5教练机,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可以驾驶先进战机的优秀飞行员。

    如今歼-5战斗机已经和驾驶她的那些老飞行员们一起退役了,蓝天中再难见到她们矫健的身影。但在全国各地纪念馆和一些学校、公园,仍经常能看到她们,像一位位老战士,无声的讲述着昔日的故事。